笨辦法(2 / 2)

期間李治既看到了許多四處尋找水源灌溉之人,又看到了一些人實在感到絕望而蹲在田邊抱頭痛哭。

在這個科技落後的時代靠天吃飯的百姓們可以說是極為不幸的。

他們往往辛苦一年到頭來卻落個顆粒無收。

很多時候朝廷並不是不想解決這些百姓的困難,而是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根本就沒有辦法。

李治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才將整個朔州轉完。

期間他不斷地爬上一處處丘陵和矮山,就是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朔州的全貌。

隨後他便將自己關在了驛站裡整整一天。

這一天裡他對照著自己繪製出來的簡易地圖,將各縣各村的土地與最近的水源勾勒到了一起。

隨後便開始思考用什麼辦法能夠暫時將百姓們的灌溉問題解決。

讓他頭疼的是,各處的水源之地要麼距離農田很遠要麼就因為降雨太少而接近乾涸。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想要開挖河道也已經來不及了。

李治治苦思冥想了半天以後終於想到了一個雖然費力但卻省錢且有效的辦法。

那就是在水源之地建造大量的筒車,然後將大樹劈成兩半並掏空,以此來作為水渠將河水引入農田。

如此一來雖然無法解決長期問題卻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

等到度過了這次危機完全可以在這次留下的路線上利用水泥澆築一些管道代替水渠。

這樣一來也就解決了此地不適合開挖河道的問題。

想到了這些以後李治顧不得此時已經到了深夜,連忙將王光宇和蕭翼等人全部找來。

當眾人聽到李治的想法以後頓時一陣頭皮發麻。

都說晉王殿下頭腦靈活,善出奇謀,此刻果然是應驗了。

朔州地形如此複雜,各處水網更是看似難以利用。

沒想到晉王殿下僅僅隻是爬爬山,畫畫圖,就將這樣棘手的難題給解決了。

最讓眾人佩服的是,李治不但解決了眼下的問題,甚至就連長期的解決辦法都已經想出來了。

王光宇震驚過後馬上對李治行禮道:“下官代朔州百姓多謝殿下。”

李治擺手道:“天下百姓都是我皇室子民,本王所做之事本就理所當然,又何需百姓感謝?”

蕭翼在一旁開口道:“殿下智謀真乃天人,下官之前都已有些絕望了。”

李治笑道:“本王不過是一時心急之下偶有所得,蕭禦史切莫如此誇獎。”

說完這話他又繼續對王光宇開口道:“本王從並州帶來一些物資,王刺史如有需要大可自行派人取用。”

王光宇再次躬身道:“下官多謝殿下。”

有了解決辦法以後王光宇顧不得回家休息,連夜便召集了各個村鄉的主官,將李治所說的辦法傳授了下去。

同時要求這些官員儘快聯係自己轄區內的工匠抓緊時間製作筒車。

同時召集百姓們掏空樹木暫時充作水渠。

找到了解決辦法以後李治便再也不曾插手後續的事務,而是美美地睡了一覺,準備明日再巡查一番然後前往下一個州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