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入骨之痛(1 / 2)

阿嶠記事 將逾 4101 字 10個月前

[]

江閣之上,周刺史帶領潭州一行官員,向三皇子殿下行禮問好。

“吾與李侍郎來潭州,是為公事。恰逢端午,也好感受一番楚地風俗,周刺史不必太過操心,待佳節過後吾在於大人商討公事。”

三皇子是當今淑妃娘娘所出,雖已成年,卻還未封王,因此隻自稱吾,並未稱本王。

他手中隨意把玩一支折扇,麵上淡淡,看起來並非跋扈之人,周刺史卻絲毫不敢放鬆,迎他在主位坐下。

今年南方多雨,鄂州刺史接連上書請求撥款固堤,聖上命三皇子與工部侍郎李充巡南方幾州,修補河堤。

消息傳得慢,前幾日周刺史才聽聞到了江夏,沒想到這麼快就來了潭州。

皇子出巡,又是水利這樣的大事,其間利益難以估量,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又不知這位皇子是什麼樣的行事作風,隻盼不要將潭州拉下水才好。

他掩下許多心緒,雙目出神地望著遠方天際。

三皇子似是對這些儺舞賽舟之類的民宿很感興趣,看得津津有味,讓身旁侍從拿出先前買的一摞午間符,隨意分發給眾人。

“吾早間在江邊看到的一些小玩意,父皇不喜這些,我也不好帶回京中,想想還是留在潭州為好。”

收到的官員自然滿臉感激,連聲謝殿下賞賜,心中卻各有想法。

鄧玄籍低頭細看,那兩行字“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自舌儘消滅”,風格實在太過明顯,他一眼就瞧出,這字的主人也曾為他寫過一副。

偏頭望向江邊,人潮擁擠,或兩兩作伴、或三五成群,他不由有些豔羨。

此時沈嶠也會和幾個小娘子相伴,在江邊遊玩吧?

三皇子聽著眾官的恭維,初時還頗感得意,聽多了就有些厭倦,看向樓下的歌舞和競渡的龍舟,笑道:“讓上一趟賽龍舟的前三名和跳儺舞的這些人,挑幾個上來,吾有賞賜。”

李充皺了皺眉,勸阻道:“殿下,這些人魚龍混雜,難保不會衝撞到您。”

周刺史也不願多生事端,同樣阻止:“李侍郎說得有道理,這些江湖人都沒見過什麼世麵,還是不要掃了殿下的興致為妙。”

三皇子本以為周刺史是個懂事的,沒想到和那些京中官員一樣隻知明哲保身,當即冷冷道:“這是周刺史治下,難道周大人沒有提前排查過風險嗎?若真有不軌之人,最先遭殃的就是樓下百姓。周大人莫非隻操心皇子的安危,不管自己治下百姓的死活?”

被他一頂大帽子扣下,畢竟官場沉浮多年,周刺史見無力阻止,臉色不變,反倒慚愧一笑:“殿下想要與民同樂,是本官糊塗了。”

說罷目光掃向李侍郎,希望他能繼續阻攔。

李侍郎卻摸了摸胡子,笑道:“殿下心係百姓,是百姓之福。周大人,就按照三殿下說的來辦吧。”

劉通判眯了眯眼,憑他掌一州刑獄多年的直覺,隱隱感到了幾分不對。

鄧玄籍臉上一派淡然,眉頭卻緊了幾分,伸手摸向腰間,才想起上樓之時,因有皇室,佩劍已被侍衛解下。

幾個頭戴笠子帽的水手和儺舞方相被帶了上來,拜倒在地,三皇子顯得很是親和,悠悠讚了幾句,又指使左右賜了幾片金葉子給他們。

連身磕頭道謝之後,便起身後退離開,周刺史心中那根弦還未徹底放鬆,身後突然有人狠狠拽了他一把,椅子仰翻在地,卻正好避過了一片寒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