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個庶福晉啊,年紀是小,話也還說不清楚。可至少,看人眼色這上麵兒,是個好手。這樣的,以後回了宮,他也可以少操點兒心。就趁著這段在宮外的時日,先將書上的字都給念會了吧。
胤禌的身子是一日好過一日,太醫也是點了頭的。不過為了放心起見,須再留半月左右。
而趙小金這邊兒,說話就不太順利了。
一個字一個字跟著念的時候,問題不大。但要她自己一句一句地來,前半句還可能磕磕絆絆地說出來,後麵的,都不知道說的是哪裡的口音了。
總之,喜憂參半。
“今兒就到這裡吧,去膳房看看,想吃什麼就點著。”胤禌放下了教學的《千字文》,指了指膳房的方向。
他的庶福晉吃不慣這避痘處清淡的飲食,之前照著書上的字點出來的吃食,要麼沒有要麼不合時令。於是就有了每日前去膳房提前看食的安排了。
趙小金點了點頭,說了個準確的“好”字,才由人帶著去膳房了。
路上,她走得並不快。因為每日裡,也就這點時間她是自由的。其餘的,都在小和尚的房間裡呆著。
這些天下來,趙小金已經知道了小和尚的身份。
那王小海總是“阿哥爺阿哥爺”地叫著,她嘗試著叫了一聲,就被拉著解釋了。雖然小和尚說的有點多,她沒太明白,可確認了“阿哥爺”這幾個字,聯係一下以前看的視頻,不就是皇帝的兒子這麼叫的嗎?
雖然不知道一個皇子生病了為什麼要單獨隔離,身邊還沒有親人照顧。而且,這個皇子也太瘦了,站起來的時候更沒有她高。
九歲生日那天,她稱了體重是三十點五公斤,身高一四二厘米,屬於正常裡的偏高範圍。相比較下,小和尚應該是營養不良了吧?
看他吃的食物,清清淡淡的,沒有肉,沒有蛋,連油啊糖啊都很少見,更彆說牛奶水果什麼的了。幾天下來,趙小金都覺得自己吃瘦了。
希望今天能看到肉吧。沒有牛肉,有雞肉有魚肉也好。不能紅燒,水煮的也能湊合。
膳房裡,人人都在忙,忙著洗菜,忙著切菜。沒有一個人抬頭,沒有一個人搭理門口的趙小金。
趙小金已經習慣這樣的待遇了,幾天來他們都是這樣的,除了第一天王小海帶著她過來的時候。她也不打擾裡麵的人,隻自己站遠點張望。
不認識的白菜,不認識的青菜,長得像蘿卜一樣的瓜,看上去很好看的花。寬麵、糕點、饅頭……
趙小金一樣一樣看過去,隻在最後邊邊兒上,看到了一塊肥肉。雖然不是愛吃的,可上麵總是有肉的,比沒有好。她點了點,看向身後跟著的人。
那是一個看上去十五六歲的大姐姐,長得有點黑,她除了點頭完成提的要求外,從來不說多餘的話,大多時候都是低著頭的。
今天又沒什麼好吃的,趙小金沒了期盼,連走路都覺得太費力氣了。
她剛走出膳房,身後有兩人就扛著一籮筐從她身邊經過。
“咦?”她沒看錯吧,趙小金急急地上前去看清楚。
這明顯攔路的舉動,讓扛著籮筐的兩人不高興了。但他們沒說什麼,隻是將筐放下,等著她主動讓路。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趙小金索性蹲在了籮筐前,還伸手去捏了捏筐中有點黑的土蛋兒,是硬的。它長得並不好看,不太圓,小小的一個一個的,上麵還長了好多小疙瘩。
趙小金覺得這些東西很熟悉,她想要。
於是,她便對著那大姐姐比劃,還拉了拉那根本就拖不動的籮筐。
“庶福晉的意思,這筐東西她要了。你們扛著也是去扔的,不如就給她吧。”低著頭的宮女簡單地轉述了趙小金的意思。
“給是能給,可這土蛋兒害人,你們不能拿去吃。上回好幾個吃了的,還在炕上躺著呢。”
“知道了,你們現在就扛著這筐東西,跟庶福晉走。”
出門兩個人,回來的時候不但人多了,連東西都多出了那麼一大筐。
避痘處畢竟是個小地方,事情傳得快。
十一阿哥新納的庶福晉撿了膳房要扔的東西回去這事兒,還沒等正主兒到地方呢,消息就已經傳開了。
趙小金到的時候,胤禌連帶著王小海已經站在最顯眼的地方,等著她。
看到小和尚招手,趙小金就加快了腳步過去。
與她擦身而過的,是王小海。
他要確保損害阿哥爺名聲的事情不會再發生。
事情傳開的時候,那些嘴就先被堵上了。現在他要看看,庶福晉到底是撿了什麼人家不要的東西回來,還一臉高興的樣子。
作者有話要說: 改一下第一章作話錯誤,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不想破壞更新時間~
人物介紹:平妃赫舍裡氏,孝誠仁皇後庶妹,康熙十九年十月十五日入宮待年,享貴人待遇,居住在儲秀宮,是康熙早期的五位妃之一。康熙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在景山病逝,身處暢春園的康熙帝追封其為平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