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金剛帶著憨珠兒和阿九從住所溜出來,就被迎麵走來的人給攔住了。她差點兒以為是對麵兒大福晉派來的人,專門截自己呢?誰知,卻聽憨珠兒和阿九已經在請安了。
“見過梁公公,梁公公安好。”
“同好,同好。”那梁公公很客氣地向憨珠兒和阿九拱拱手,這才看向趙小金,“您就是十一阿哥的庶福晉,奴才梁九功給您請安了。”他退了一步,稍稍躬身。
趙小金不認識這人,可見憨珠兒和阿九都這麼客氣,這人肯定不是普通的他自稱的那種奴才這麼簡單。
於是,她福身還禮:“梁公公客氣了,您安好。”
“庶福晉您才是客氣。”梁九功虛扶了一下,“咱家奉萬歲爺之命,來十一阿哥處拿個物件兒,還請庶福晉帶一下路。”
“不知梁公公說的是?”皇帝的人?那光頭阿哥已經說了嗎?
“聽十一阿哥說,那東西是個這麼高的木盒子。”梁九功比劃了一下。
“知道您說的是什麼了,請跟我來。”重新進門的趙小金下意識地往那邊看了一下,居然真的有人在向這邊張望。幸好,她見自己身邊有人,就縮回去了。
字模版框重新做過了,整個木盒子就變大了一圈,下麵的活字也放得更多了。所以加起來,有點重,反正趙小金一個人肯定是抱不起來的。
這梁公公隻帶了兩個人,看著也不像是能乾重活兒的。
“要不,讓憨珠兒幫下忙?”他們還要拿印好的幾本書呢。
“還不多謝庶福晉。”梁九功佯裝拍了下自個兒帶來的那兩個沒用的奴才,也就沒拒絕。
“不用,不用。”幸好沒真拍下去,不然,多疼啊。如果不是恰好憨珠兒有點兒力氣,她肯定是不會提出來的。
趙小金見憨珠兒一人就把木盒子捧上了,覺得人真是不可貌相。她長得明明那麼需要人憐愛,可人實際上呢,人家不但不需要,還能反過來“憐愛”彆人呢。
比如,上回的那個十四阿哥?
“庶福晉請留步,待東西送到了後,立刻讓這位姑娘回來。”梁九功作為乾清宮的大總管,怎麼會不認識小珠姑姑呢。隻不過在外麵兒,不好說話罷了。
“嗯。那憨珠兒你先跟梁公公去,我和阿九去昨兒個那小道上等你。”反正,梁公公一走,她也是要走的。不然,那邊來人了怎麼辦。
“知道了,庶福晉。”
眼看著人出了門,大福晉那邊望風的奴才可急了。然而再急,堵不到人也是沒法子的事兒。
等梁九功帶人帶物地回到無逸齋的時候,那裡已經空出了地方,幾張書案井在一塊兒。
“萬歲爺,奴才回來了。”他示意憨珠兒直接將木盒子放書案上。
胤禌見是憨珠兒將木盒子搬來的,也沒有多問。等她放穩了後,才上前準備打開。
“皇阿瑪,兒子說的便是此物。”他退到了邊兒上,開盒的時候還注意著不要擋住他皇阿瑪。新的字模版框,一格子一格子的木活字,都一一被擺開來。
隨後,跟在梁九功後麵的兩個小太監也把捧來的書和趙小金讓帶上的裁好的紙放在了一邊兒。
“十一,若此物真有你說得便利,《勸學》可記得?‘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就這段,朕要看你當場印出來。”皇帝出了題目。
“回皇阿瑪,此處幾個字不常用,可否先用空替著。旁的,都沒問題。”胤禌心裡快速過了一遍內容,就知道有幾個字這套是少了的。
“可。”皇帝一點頭,十一阿哥就忙活起來了。
木格子裡的活字,都是按順序排好的,加上這幾日胤禌一直在擺弄,就特彆熟悉。差不多半刻鐘的功夫,他就把要用的字都挑出來排好了。
“皇阿瑪,您近些來看。”他要上墨了。
聞言,皇帝走近,其餘人也伸長了脖子。
“挑字兒的活兒一般是最花時間的,等挑好了,這版麵也就排得差不多了。按理,是還要查一遍有沒有錯字的,不過因為更正方便,先印一張看看也是可以的。”
胤禌固定好了板框裡的字模,從左邊的凹槽裡拿起墨刷,讓墨刷沿著軌跡給字模均勻地上了一遍墨。
“皇阿瑪,接下來就是鋪紙了。”他取了一張裁好的紙,準確無誤地附了上去,“為了讓字模上的墨儘快印在紙上,可以用這包了細沙的石條兒給壓一壓。”來來回回走了兩遍,石條兒就放回了原處。
“這就好了?”皇帝見十一阿哥沒了下麵的動作。
“回皇阿瑪,這就成了。”胤禌見他皇阿瑪有些不信,就直接上手乾淨利落地把紙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