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1 / 2)

皇城有好事 清閒丫頭 11484 字 2024-04-05

一秒記住本站地址:[.aishu55.cc] 最快更新!

第三十九章

教書這樣的事上,誰還能比這位先帝朝的狀元更高明?莊和初隻囑咐她今夜早些睡覺,休養好精神,明日自會見到。

千鐘回去時,原想去看看梅重九,但見他那屋中已熄了燈,也就作罷。

翌日一早起來,吃過早飯,薑濃就親自過來,細細問過千鐘一應吃用是否都合意,還為她新拿來幾樣愈傷潤膚的藥膏,囑咐了銀柳每樣何時如何為她使用,一切安排周全,才請千鐘隨她去趟十七樓。

莊府並不算太大,沒有官宦宅邸的堂皇之氣,可處處都透著奇巧。

那些頻頻出現在各處的花樹園景,看似隻是賞心悅目的裝點,細一留神,才發現,它們恰將一處處大大小小的院落掩得正好。

千鐘隨著薑濃一路走去,都未見得什麼高樓的影兒,然而就在不經意的一個轉彎後,那座高有四層的小樓竟如一場春雨之後驀然拔地而起的尖筍,一下子就出現在眼前了。

樓簷下懸著塊古雅的烏木匾額,上麵打頭的“十七”二字,千鐘認得。

來前就聽薑濃提了這名字,沒想到,竟是這個“十七”。

皇城街麵上也有不少拿數字起名的鋪麵,什麼八寶閣,五福樓,都是一聽就明白的好彩頭,“十七”這個數好在哪,千鐘一時摸不著頭腦。

這些也不關她什麼事。

但眼角瞄著端莊持重一如往常的薑濃,千鐘目光一轉,望著那匾額故作困惑地叨念出聲來。

薑濃聽她叨念,也朝那匾額望了望,含笑道:“這裡是大人藏書的地方,名字是大人定的,究竟是出自什麼典故,大人也不曾提過。”

千鐘原隻是想引薑濃多說點話,言多必失,話一說得多了,不必非要實打實地說出什麼要害,字裡行間就能摸索出幾根線頭兒來。

可聽她這麼一說,典故什麼的,千鐘一時想不出,倒是從藏書這話裡忽地想起一樁與十七有些關係的事。

“我想起來了!”千鐘驚悟道,“莊大人考中狀元,在皇城裡安家那年,就是十七歲。十七這個數,在大人讀書這樁事上,真是最吉利最風光的了,用這個數為他放書的地方起名字,定能保佑大人步步高升!”

薑濃啞然失笑,笑得還是一片溫婉柔和,隻道:“縣主好巧思。”

這回千鐘進府,府中上下都改了口稱她為縣主,一應禮數周全妥帖,自然得仿佛前些時日都不曾見過她那副蓬頭垢麵破衣爛衫的樣子似的。

千鐘彆扭了這半日,也總算是能坦然應下這些禮數了。

薑濃上前打起那道隔風的門簾,側立一旁請她進門,千鐘一邊進去,一邊還對那匾額讚不絕口。

“大人真不愧是有大學問的,這要擱在彆人家,保準要叫狀元樓了!”

薑濃笑著,不再接她的話,隻一路含笑引著她步上通向二樓的台階,道了聲留神腳下。

千鐘還想再引她多說點什麼,可一踏上樓梯,就什麼也顧不得說了。

她這一身裡三層外三層的衣裳,件件都又輕又暖,也件件都長及腳麵,走在平地間不覺得有什麼妨礙,一登樓梯就麻煩了。

千鐘生怕絆倒,更怕踩臟了衣裳,有些手忙腳亂地攏著,低著頭將這一串台階步步踏上去,終於撂下衣擺,再一抬頭才瞧見坐在這層的人,不由得一怔。

許是顧忌著潮氣,一樓並未擺著太多書,到了這一層才見著一片片高上牆頭的書架子,滿滿書堆之中設著一張書案,整齊地擺著些文房。

書案後沒有坐人。

倒是窗下的一張茶案旁,梅重九在那兒正襟危坐著,手邊那杯茶中嫋嫋而起的熱氣已然淡薄了,儼然已等了些時候。

薑濃把她帶到這裡,也不多言,便福身告退了。

千鐘一直聽著她穩步走下樓梯的聲音消失,又湊到窗口,瞄著她的身影從樓簷下出來,才上前喚了梅重九一聲。

“兄長,您是來監督我學識字的嗎?”

梅重九唇角微微一僵,略顯淡白的臉色沉下幾分,可千鐘問的誠懇,他便也隻能頗有些無奈道:“我是來教你識字的。”

“您教我?”千鐘詫異,“您——”

您眼睛看不見可怎麼教,這話已滑到嘴邊了,千鐘忽覺多有不敬,忙又在舌尖兒上打了個彎兒,“您身上的傷,不礙事了嗎?”

她原想說什麼,梅重九自然明白,因為他也是如此想的。

可是有人並不這麼想。

梅重九愈發無奈道:“讓一個瞎子教人識字,這種荒唐事,是莊和初想出來的。能否行得通,我也說不準,隻能照他說的一試。”

莊和初既然跟她說,這是比他自己更高明的先生,那必定有他的道理。

千鐘乖順道:“您怎麼教,我就怎麼學,我全聽您的。”

想著莊和初交代他的話,梅重九還是深難啟齒,又無奈地一歎,才提起些精神道:“在《四海蒼生誌》之前,我已講完的那本《千秋英雄譜》,你在街上時可曾聽說過?”

千鐘從沒能親耳聽過梅重九說書,但終日待在街上,要想沒聽說過這些,那倒是件難事了。

《四海蒼生誌》講的是神仙鬥法,《千秋英雄譜》則是個亂世之下各路英豪護國守土的故事,那時光是聽人在街上談論,心裡就能生出萬丈豪情,熱血翻騰如沸,直覺得身上有股使不完的勁兒。

“您講得可太好了,那會兒街上好些人都說想從軍報國呢!”

似是如此的恭維話聽慣了,梅重九麵上毫無波瀾,隻道:“你看看,書案上應該有一份書稿……就是一疊寫滿了字的紙。”

千鐘忙過去看,果然有一疊寫滿了字的紙擱在那裡,“在這兒呢。”

聽見紙頁被拿起來翻動的沙沙細響,梅重九又道:“那是《千秋英雄譜》第一回的話本。莊和初說,他是昨夜用小楷字謄出來的,你仔細看看,上麵一筆一劃是否能看得清楚。”

上麵的字她幾乎都不認得,但看得出個個橫平豎直,筆鋒規整又溫和,也不知為什麼,看著這字,眼前自然就浮現出了莊和初的眉眼身姿。

得了千鐘的肯定回答,梅重九終於將那規整又溫和的人想出的荒謬主意道了出來。

“一會兒我將這一回從頭到尾說一遍,你要對著書稿上的字來聽,一遍下來能記得多少算多少。有哪裡想要我重複,待一遍聽完,再一並告訴我。”

如此,便等同於梅重九將書稿上的字為她一一背誦出來。

這本就是在坊市間講給尋常百姓的通俗故事,又已廣為流傳,故事的內容她早已有了大致的了解,遣詞用句也沒什麼晦澀艱生之處,近乎白話,能將這裡麵的字識上一半,常日生活也足夠用了。

再加上梅重九清越動人的嗓音,抑揚頓挫的講述,不愁她在書案前坐不住。

這便是莊和初的盤算。

千鐘聽得明白這是怎麼個學法,一時還是難以置信。

從前她爹在時總是叨念,十年寒窗如何如何苦,怎麼到了她這裡,隻要對著書稿聽皇城裡最當紅的說書先生說書就行了,還能想聽哪裡就讓他重複哪裡。

世上竟還能有這種好事?

千鐘生怕自己錯會了什麼,“就隻是,您說書,給我聽?”

許是聽出了千鐘話音裡掩都掩不住的喜色,梅重九嗓音一沉。

“沒有這麼簡單。你且聽好,莊和初說,他每日會親自檢查你的功課。你先前對他說過,不能被他白白養著,我也曾對他說過,不受莊府一粒米,所以,今日開始,你我就都要靠這份差事換飯吃了。”

“識字換飯?”千鐘一怔。

“你一日在我這裡學下來,如能過了莊和初那一關,晚上你我就有飯吃,若過不了,你我都沒飯吃。”

梅重九說著,又無可奈何地強調了一下這聽來極其不可理喻之事的嚴重。

“以我對莊和初的了解,這話他說得出,就做得到。”

千鐘是打定主意要好好學的,可到底是第一次學,能不能讓那個當今朝野間學問最好的人滿意,看著這滿牆的書卷,她實在是心裡沒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