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武田家號稱“傷斃孚萬”,這應該是誇張了。
根據常理推斷,織田家的實際傷亡應該是兩三千人,大部分損失是源於失去建製的士卒逃亡逸散的。
不過計較這個沒什麼意義了。
武田勝賴乘勝追擊,氣勢洶洶,大有斬草除根之勢。
織田信忠認為清州附近皆是平原,已不可守,進一步退至有地形之利的小牧山城,方才心安。
接著他趕緊命令鎮守東美濃的前田利家,和支援北伊勢的池田恒興折返,也顧不上那兩個同樣吃緊的次要戰線了。
這很可能導致東美濃的地頭勢力倒向武田,而北伊勢的瀧川一益,就隻能自求多福了。
德川家康在遠江本來是很順利的,集結了全部力量,抓住了武田軍馬場信房所部數千人一陣痛打,取得大捷。然而收到清州城失守的消息後,軍心嘩然,不戰自亂,隻得狼狽逃回城內。
經此一役,織田、德川聯軍在短期內失去了發動野戰的能力,主動權完全喪失,情況岌岌可危。
而其他幾條戰線也都不是好消息。
南近江方麵,去年因變故而被迫幽居的柴田勝家自認為風頭已經過去,擅自返回居城,希望竹中重治交還權柄。
聽說兩人之間對此進行了和平交涉,沒起什麼衝突,相約共同抵禦外敵,守護領土。但事實是——就在那幾天,朝倉義景的一萬多軍隊攻入了佐和山城,取得壓製南近江的門戶。
據說是朝倉義景利用了外界對他的輕視,布下誘敵之計,又調略了部分的本地豪族,裡應外合成功奪城。
朝倉義景用計擊敗了竹中重治和柴田勝家,看上去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但的確就這麼發生了。
而北伊勢的瀧川一益,倒是連續兩次在正麵擊敗了北畠具教。但織田茶筅丸的莫名橫死引發了巨大政治動蕩,非是軍事成功所能製約的。
根據情報部門估計,隨著清州城淪陷,北伊勢的地頭勢力大批量倒向武田,瀧川一益恐怕已經無以為繼。
東美濃的前田利家和秋山信友倒是相互對峙,不分勝負,然而他現在不得不撤回去協助正麵防守了……
這種形勢下,立足於西國的淺井家,看上去倒是最明智的。據說他們已經取下播磨全境,大半個攝津,以及包含生野銀山在內的但馬國數郡,還有備前、美作的三分之一左右。
拋下近江老家似乎是個明智的選擇……
聽了各處的戰報之後,平手汎秀的心情很複雜。
表麵上看當然是壞消息,但另一方麵,也隻有讓織田和德川敗得夠慘,其他人才有更大的漁利空間。當然也不能真讓武田家贏得太徹底,否則勢不可擋了。
——這個是平手家的如意算盤。
當然,武田信玄可能正是在利用這種思維,分而化之,各個擊破呢……
倘若畿內諸侯真的團結起來,隻靠堅壁清野,就足以令武田大軍無功而返,至於朝倉、北畠更不足慮。
可惜,織田、德川最需要支援的時候,畿內的貴人們在做什麼呢?名分最足的足利義昭盯著畠山和三好沒落之後,空出來的河內,而實力最強的平手汎秀專注於解決鬆永家的大和半國。
世道如此,隻顧自己倒也無可厚非。
理智上是在受益的,不過總感覺發“國難財”似的道義虧欠。
這份虧欠,可能已經到了彌補的時候了。
至今足利義昭仍隻打著“依靠一派軍閥打倒另一派軍閥”的算計,不肯把自己的本錢壓上去。
而平手汎秀……
隨時可以再找一百個理由繼續逗留,坐視織田和德川用血肉去消磨武田家的鋒芒,或者本多正信、岩成友通他們會認為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然則從更長遠和宏觀的角度講,現在就是最好的與武田一戰的時機了。
甚至可以說,平手汎秀折騰了大半年,等的就是此刻,也不為過。
刨去情感上的因素,織田與德川的敗北,實屬是利好——雖然這話絕對不能公開說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