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手義光在北陸,整合近江、越前、能登、越中之力,有軍隊四萬二千人,有景勝一方的地頭蛇當帶路黨,有河田長親、小西行長服侍左右,有瀧川一益、竹中重治出謀劃策,有本多忠勝、島清興衝鋒陷陣,甚至還有蘆名、大寶寺在敵後策應。
而他的敵人,僅僅是上杉景虎、北條氏邦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領導下總計一萬五千農兵罷了。
三個月的時間穩紮穩打,連克大小城砦十餘座,每次不求全殲而是圍三闕一,結果就是,敵人越打越弱,越來越沒有信心。
一開始進攻禦館城花了二十七日,大筒持續轟擊,以至於有三門過熱炸裂報廢,還產生人員傷亡。
最後到阪戶城之時,早上布好陣勢開始向守軍發動鐵炮弓箭射擊,下午敵人就堅持不住啟城而逃了。
上杉景虎、北條氏邦兩兄弟,帶著殘兵敗將一路倉皇回到東上野。
然後平手義光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地殺過來,與戰果微渺的德川家康、武田勝賴、織田信忠彙合。
後三人不管內心裡怎麼想,公開場合皆隻能自慚形穢,自稱無能了。
汎秀遠在駿河戰場,得知此事固然十分欣喜,但後續仔細讀了書信,卻又產生一些微妙的感受來。
原來越後作戰的方略要旨和行軍安排,皆有瀧川一益參與的份,是此人喬裝親赴前線,觀察了敵軍的具體情況之後,料到對方的破綻所在,才有了後來的“圍三闕一,窮寇勿追”之法。
另外一個竹中重治,由於身體關係無力參與指揮,但在取得勝利之後的會議桌上,帶病成功勸服蘆名盛氏、大寶寺義氏,令他們放棄對新占越後土地的要求,做出恭敬等待裁決的姿態,並合兵一處南下討伐北條。
同時在信函中,義光說上杉景勝此人一路之上表現非常得體,才具也值得欣賞,不妨破格開恩,允許他繼續使用“上杉”苗字。
其實當日汎秀一定要搞強迫改姓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已經存有了留機會給兒子賣人情的想法。
隻是沒料到會這麼快。
剛剛才十八歲的二代目,不僅有了自己的“娃娃兵”班底,更開始招募埋沒於天下各處的野賢,以及在外藩大名中建立人脈了。
作為父親的感受很是微妙。
一方麵覺得欣慰,畢竟已經快四十歲了,遲早要讓孩子接班。
另一方麵有點鬱悶,年輕人成長太快,才四十歲就感覺老了。
……
先不提那麼長遠的事情,隻看眼前,平手義光四萬多人從越後南下,開往上野,無疑是大大改變了戰局。
北條氏照、北條綱成、北條高廣這三個苗字相同卻出自不同血脈的武將,確實本事了得,以僅僅三萬多人的數量,西據德川、武田、織田的大兵,東抗佐竹、宇喜多、佐野的聯軍,護住了上野東部及身後的武藏,保證自家腹心之地不受侵略。
但北麵又來一波,他們可就要麵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境地了。
同時,四國和近畿的外樣聯軍,走水路繞到房總半島,堪稱大展身手,攪得天昏地暗。
裡見家上代家督義弘總體來說是沒什麼太大過失的,始終打不過北條隻能說是硬實力相差太大,家臣們都覺得能支持十幾年已經不錯了。
所以他的嫡子梅王丸收到廣泛的同情,而依靠北條氏政的支持才上位的庶族裡見義賴則正統性不足。
掌握了這張牌,行動就非常順利了。
汎秀作為堂堂內府,還攀起了家譜,說到平手氏與裡見氏同屬於清和源氏新田支流的淵源。
西園寺公廣率先登陸時,已經獲得了大約兩成安房、上總國人豪族的支持。而佐佐秀成、十河存保依次上岸之後,則是有過半的裡見家臣倒戈卸甲,以禮來降。岡本城、佐貫城、久留裡城三大據點,先後都因為城兵的動搖和猶豫而沒法防守,裡見義賴和他的親信組織不起任何有力抵抗,一路跑到下總千葉氏的地盤才站穩腳跟。
整個安房、上總則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被平手軍所得。下總千葉氏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也隻能堅守不出。
在正麵難以推進的情況下,南北兩線的優勢穩住了人心,讓討伐軍繼續對前途保有著光明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