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缺德(1 / 2)

《大王萬萬不可!》全本免費閱讀

如果沒有人叫他,蕭融可以直接睡到明天天亮。

然而不到黃昏的時候,宮裡便來人了,這回是正經的太監,還是官職不低的那種。

太監這個稱呼同樣是很久很久以後才會出現的,如果此時稱人家為太監,他們可能都不懂什麼意思,畢竟這時候連內侍監都沒出現過,就更不用提太監這個統稱了。

所以此時的人們都是在背後稱他們宦官、宦者,當著麵自然就不能這麼叫,而是尊稱他們的官職。

被派來請蕭融的這位是孫太後宮裡的太監,官職叫長樂少府,在皇帝被架空、皇後還沒影的時候,整個後宮都是孫太後獨大,那這位少府也就等於是皇宮中的太監頭子了。

不過麼……太監這種人物,過得好的時候能掌控整個天下,過得不好的時候也就是個比較高級的仆役,在孫仁欒掌控大權的情況下,連孫太後都休想染指朝政,就更彆提這些夾著尾巴做人的太監了。

所以蕭融也不必對他們太客氣,主要是客氣了也沒用,這個人官職雖高、卻半點地位都沒有,還是彆浪費精力了。

……

但中宮請人居然會把太後身邊的太監派出來,這也有些耐人尋味,是皇帝身邊一個得用的人都沒有了,還是孫仁欒覺得他就是個小角色,用不著多重視,所以隨意的派了一個人。

亦或者,是孫仁欒擔心他會和皇帝身邊的太監套話,於是他提前把這條路堵**,派了他那個除了貌美如花就沒有一點智商的妹妹的人過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孫太後就是個笨蛋美人,跟著她的太監哪怕想知道點有用的東西,都沒那個機會。

蕭融勾了勾唇,仔仔細細的看過自己身上,確認沒有一處能讓人挑刺的地方,然後才精神抖擻的出門了。

作為唯一有正式職務的人,張彆知自然也要跟著他,見蕭融不過補眠一個時辰就又滿血複活了,他心裡那叫一個震驚。

士人原回來蕭融的弟弟好像也是,有事沒事都捧著一本書看,讀書的同時還要寫文章,還要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就他家那位老太太,張彆知跟她相處一刻鐘就想跳河自儘了,而蕭佚三言兩語就能把那位老太太哄好,即使過段時間又要有新的問題,他也照樣耐心十足、且狀態良好。

張彆知:我悟了。

他和蕭家兄弟的區彆就在於,他家裡沒有這麼一個能折騰的老太太,不管是蕭融的格外堅強、還是蕭佚的格外耐心,肯定都是那位老太太日複一日的折磨出來的。

很好,他不用再懷疑人生了,誰讓他的成長過程太順利了呢,沒人在他的童年時期折磨過他,他也很無奈啊。

……

蕭融不知道張彆知腦子裡在想什麼,他也不會深究,畢竟人是永遠都不會明白馬猴的腦回路的,但張彆知的心情肉眼可見的變好了,他也真的按照蕭融說的那樣,開始往自己以前的樣子靠攏,一路都用鼻孔看人,時不時就冷哼一聲,似乎很瞧不上這裡的東西。

然而實際是金陵比陳留不知道繁華了多少,陳留至今還有許多空房子沒人住,不是人太少,而是住在城裡各種生活都不方便,去哪都要錢,所以有些人寧願住在城外。而金陵的大街上人頭熙熙攘攘,叫賣聲絡繹不絕,幾乎隔幾秒就能看到有人牽著牛車、驢車走過,上麵要麼放著一堆貨物,要麼就載著一個穿金戴銀的貴人。

最讓蕭融驚訝的,他居然在這看到了好些異族人,那些異族一般都是紮堆站在一起,如果是商人,身上就背著一個褡褳,行走之間也看得出來闊氣許多,如果是雇傭兵,他們的眼神就更警惕一些,而且互相之間沒有什麼交流,他們的手永遠都拿著兵器,周圍的百姓會繞著他們走,但看起來也已經習慣和他們相處在同一片城池中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異族雇傭兵啊……

蕭融看不出來他們來自哪個國家,但他仍然眼巴巴的看著這些人,能出現在城內、且距離皇宮這麼近,這群人肯定規模不大,估計也就幾十個人一起找雇主的那種,到了這種程度上,就算不得是雇傭兵了,而是雇傭打手與護院。

那蕭融也想要。

在這個世道,錢絕對不是各勢力首領最煩惱的事,再窮的首領,隻要把隊伍拉出去一段時間,自然而然就會有人不能保證底下的人都有飯吃,但首領本人一下躍入豪族範疇,那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就像鎮北軍,屈雲滅從未對鎮北軍的軍備發愁過,如果不是蕭融神來一筆要他們遷都去陳留,他們庫房裡的錢也足夠用上好幾年了,是蕭融非要遷都、且大力發展這麼多事,所以他們才開始缺錢了。

而這個缺口也不用太擔心,隻要時間夠,慢慢的肯定能補上。

但人就不一樣了。

所有戰場都是絞肉機,沒有**和遠程打擊的年代,每一場戰爭都是拿命去填,那些出名的戰爭或許傷亡都不大,以少勝多似乎也是常事,然而這就是幸存者的偏差了,正因為它們做到了尋常戰爭做不到的事,所以它們才出名。一個著名將領一生當中可能隻有一場可以流傳千年的黃金戰

役,記錄下他謀略過人的那一刻,但哪有這麼多謀略可以施展呢,多數都是最普通的硬碰硬,比誰拳頭大、比誰兵馬多。

如今鎮北軍看起來人最多,可一分散出去,他們照樣有被人打敗的可能,鮮卑就像是所有人眼前的岔路口,他們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但卻不會在這個路口停下,他們早晚要越過這裡,並選擇自己的方向,屆時便是更多新的問題,例如正式的統治淮水之北,清算所有屍位素餐的官員,以及繼續平衡南北之間的關係。

所以啊,他們缺人啊,不僅缺士人、也缺武人,哪怕是那些快餓死的流民,蕭融都想扒拉回自己的地盤去,在這是流民,在陳留可就是以工代賑的好幫手了。

但他也隻能在這想想而已,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金陵雖然裝了一堆看不起人的世家子,但人家是真有錢,而且也真安全,那厚厚的城牆看一眼就能增加安全感,再看他們陳留,百廢待興就不說了,大王還磨刀霍霍向鮮卑,除非等鮮卑打完了,大王能告知天下他再也不走了,不然的話,外麵的百姓就還是持觀望的態度。

除了那些瘋狂的佛子粉,他們不在乎屈雲滅去哪,他們就想跟佛子住近一點。

…………

蕭融望著金陵諸人的目光有些許的蠢蠢欲動,等長樂少府看過來的時候,他又垂下了眼睛,還輕輕的咳嗽了兩聲,做出一副很是虛弱的模樣。

長樂少府:“……”

他忍不住多看了蕭融幾眼,他的眼神看起來有點內容。

在蕭融呼呼大睡的這一個時辰裡,宮裡幾乎把他查了個底掉,當然,是他們自以為的底掉。

……

蕭融,男,還差一年弱冠,師從何人不知道,之前在哪拜師也不知道,他似乎是臨川蕭氏一族出身,但他本人從沒往外宣傳過這件事,所以是不是的,還待定。

臨川蕭氏在朝中也有人,一個在朝中做治書侍禦史,另一個是尚書郎,官職都屬於不高也不低的那種,在二等世家當中不高調也不落魄。

蕭家和孫家的曆史差不多長,都是幾百年前就發家了,但如今的現狀卻是一個天一個地,蕭家和其他世家比的話,那還是很有底蘊的,可和孫家比,那就隻剩給人家當小弟的份兒了。

被大司馬叫進來,問的還是這麼一個根本沒有名號的族中子弟的事,這倆人絞儘腦汁想了半天,還真想起來一點。

“延平年間,族中有人犯了錯事,那人我應稱他一聲七叔父,他的父親同我的祖父是親兄弟,按族中規矩,家主將其除名、又將其一家都趕出蕭家族地,後他們家子嗣凋零,兩輩人沒活下來幾個,隻有一個孫兒好好的養大了,還送去外麵讀書,那個孫兒似乎便叫蕭融。”

孫仁欒:“……”

延平年間,那都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

不過沒關係,如今的人最為注重血緣,彆說四五十年前,哪怕是四五百年前的親戚,隻要雙方都認可了,那照樣也能處的親如一家,孫仁欒正在思索的時候,對麵兩人看看他的臉色,揣摩他的心思,然後試探性的問他,是不是想讓他們把蕭融認回去。

看這兩人的表情,似乎還有點不情願,畢竟早就趕出家門了,如今蕭融還在為鎮北王效力,誰不知道鎮北王是流民與異族之後,手下人不是村夫就是罪人,為這種人效力,簡直就是自甘墮落。

孫仁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