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拿起《聖經》的中文譯本,對威利斯和艾約瑟說道。
“我希望往後你們教出來的學生,都能夠看得懂英文版的《聖經》。”
“您放心,福漢會的教育水平向來很高,大清國的第一位美利堅大學生容閎和第一位大英帝國大學生黃寬就是本會教授出來的優秀學生。
我這次還從上海、福州、廈門的教會學校以及香港的馬禮遜學校挑選出了45名優秀學生,他們很有希望考上美利堅的大學,我希望您能夠資助他們讀完大學。”
提起容閎和黃寬,威利斯的驕傲之情躍然紙上。
“我曾經是容閎和黃寬的英文老師,這兩位優秀的學生是我一生的驕傲,他們和您一樣也都是香山縣人,香山真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
不可否認,容閎和黃寬的能夠考上耶魯大學和愛丁堡大學和這些傳教士創辦的教會學校有很大的關係。
但威斯利顯然把另一個人,也就是布朗牧師的功勞給選擇性忽略了。
是布朗牧師將容閎、黃寬、黃勝三人帶到了美利堅,幫助他們接受完了最後的高級中學課程。
至於馬禮遜學校,則是在中國設立的第一所正規教會學校,其前身是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伯特·馬禮遜和其助手米憐在馬六甲(新加坡)所設立的英華書院。
該書院在鴉片戰爭後遷至香港,為了紀念伯特·馬禮遜更名為馬禮遜學堂,當地中國人則習慣稱之為馬禮遜西塾。
遷到香港後不久,馬禮遜學堂就不是一所純粹的教會學校了,其背後的出資方是英國的怡和洋行,學堂也旨在為怡和洋行培養在華買辦人才,說難聽點就是走狗。
容閎三人就是在馬禮遜學校完成的中等教育。
45名已經在教會學校接受完教育的優秀學生讓梁耀眼前一亮。
這些人才正是他目前所欠缺的人才,既然威斯利說他們聰明,有希望考取美利堅的大學,想必他們的知識水平不會比剛來美利堅時的容閎差到哪裡去。
至少是完成了部分中等教育,梁耀隻要將他們送到美利堅東部的中學學校完成最後的中學學業就可以直接報考美利堅的大學。
這麼算下來的話,這批學生最多花上六年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大學學業。
也就是說五六年之後,他就有了一批可用的人才。
“我非常樂意資助貧苦學生完成學業,稍後我會將這些學生接到這裡,安排他們的起居飲食。
不過我想知道他們的學業完成的怎麼樣了?我好給他們尋找適合的學校。”梁耀詢問道。
“有13名學生已經完全學習完了所有的中等教育課程,隻需要稍加溫習就可以直接參加大學的考試。剩下的學生也至少學習完了部分中等教育課程,隻是程度不一。”威利斯頓了頓繼續說道。
“這些學生我可以全部都交給您,不過我有兩個要求。”
“什麼要求?”梁耀眉頭微皺。
“我希望您能夠給他們找一所好的學校,儘量讓他們讀完大學,而不是敷衍了事,這些學生都很優秀,都有希望讀大學,隻是在中國,我們會的教育資源有限,無法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
這是我個人的請求,也是一個老師的請求。”
威利斯麵露不舍之色,這45名學生有很多都是他親自教出來的,他多少和這些學生也有些感情。
馬禮遜學校已經是中國地區教育資源最好的正規西方學校了,但也僅僅隻能教授完這些學生中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