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膽兒騎車去虎莊看舅舅,騎自行車進了莊子沒多遠,就看見一家辦白事的。這家門前紮著藍白紙花的彩牌樓,門口一邊立著挑錢紙,一邊貼著四四方方一張白紙,寫著“恕報不周”。
老時年間講究出大殯,家裡老家兒沒了,都要多花錢大辦白事解心疼。京津兩地辦白事的風俗,尤為隆重。
那時候辦白事還分“南禮“”北禮”,有錢人家和沒錢人家也不太一樣。比方說這家的老家兒有一位要故去了,人快咽氣了,家裡人得趕緊研究怎麼料理後事,其實說白了就是安排花錢的路數。有錢人家得請總管、設賬房、立賬目、專門支出白事的一切開銷,沒錢人家就用不著這麼麻煩了。
可甭管有錢沒錢,首先都要找“白事知客”,天津衛叫“大了”,這是天津衛對主持婚喪嫁娶組織者的一種統稱。過去尋常百姓,對白事兒繁瑣的流程都不怎麼清楚,都怕組織不好,讓親友挑理,所以天津人但凡家裡有白事,都要請“大了”。
大了來了之後,趕緊給得給亡故者,舉行小殮儀式,像是理發、刮臉、擦洗、梳頭,然後要穿“裝裹”,就是穿壽衣。當然也有人剛咽氣,這邊去請大了,家裡就開始淨麵擦洗,穿裝裹,就是怕耽擱時候久了,遺體一僵硬就不好穿裝裹了。這小殮的時候眼淚不能滴到裝裹上,不然不吉利,亡故者亡魂不得往生。
過去這死人穿裝裹有講究,信佛的講究全身道服,腳穿水襪,外套藍呢子盤金線厚底兒福字履。整部《金剛經》陀羅經被,上繡著梵文金字。這陀羅尼被又叫“往生被”,前清那會兒平民百姓還用不得,都得後妃貴人以上的才能用,王公大臣想用還得等皇帝賞賜。
穿好裝裹之後,把死人遺體搭到吉祥板上,吉祥板就是搭起來的床板,腳要頂牆,牆上要掛紗簾。然後往死人嘴裡塞進一枚金錢,說是金錢,其實就是方孔老錢,這叫壓口錢,這是給死人下陰曹過陰河的船錢。
把家裡存的大五福的白布拿出來,縫成孝袍子、孝帽子、孝褲、腰帶,孝帽子上有金錢麻繩,女的帶頭帶子,有的布鞋麵上還要繃上白布。孫輩的孝帽子正中戴個紅絨球,外孫紅絨球得在孝帽子偏麵,曾孫備戴兩個紅絨球。
給各界親友送信,門口左邊立上挑錢紙,右邊貼四四方方一張白紙,上寫“恕報不周”。還要到杠房講杠,請杠房師傅搭棚。那時候天津衛最有名的是“魏家杠房”,主事老師傅叫“魏小辮”老頭兒一把年紀了後腦還留個小辮兒,因而得名。
搭好了棚,棚內點燈,擺放紙紮,像是紙人紙馬,男的死了擺紙馬,女的死了擺紙牛。死者年過六十的,還要放個紙轎子,四個紙轎夫,外加紙紮的一對引路的童男童女。告喪訃文傳出,各界親友前來吊銷,花圈、帳子、挽聯、按照身份輩分排列兩旁。有錢的還要請和尚老道來輪番念經!
死人頭前擺放供桌,中間放遺照老時間沒有相片,就放上牌位,擺上香爐貢品,兩邊點上兩根白蠟燭,最前麵點上一盞油燈,燈不能熄,這叫長明燈。桌前放個火盆,供孝子賢孫給亡靈燒紙錢。
燒的紙錢都是長方形草紙,上麵用月子敲出方孔錢印,月子就是一種敲紙錢用的鐵器,圓柱形,一麵像是鐵鑿子背,另一麵是個上下不封口的圓邊,中間是個方形芯兒,放在一摞草紙上,用錘子一砸就是一個銅錢形狀,由於圓邊上下不封口,所以銅錢形狀連著草紙,掉不下來,整張拿起來橫七豎五,幾排銅錢圖樣。
之後還要開光、送路。開光就是用棉花蘸著白酒擦拭死者眼耳口鼻,一邊擦一邊念吉祥話,什麼開眼光怎怎著,開耳光怎怎著,如此一番念叨。然後用小鏡子由死人頭照到腳,等於是讓亡靈自己看一遍,最後把小鏡子摔碎。
完事之後就是送路,送路有說是送福祿,有說是送亡靈最後一程,順利經過望鄉台。送路時都是晚上九、十點鐘,由大了帶著親朋好友搭著紙牛、紙馬、紙轎子、轎夫、童男童女、花圈之類的,其他人每人手裡一支點著的香,一隊人浩浩蕩蕩走到十字路口,把紙牛紙馬等紙紮燒了,朝著火堆按輩分磕頭,然後從另一條路返回靈堂,一路上可不能回頭。停靈最少三天,第三天就要辭靈出殯。
話題扯得太遠了,咱接著說韓大膽兒看見這家,搭著棚,棚裡點著長明燈,放著紙人、紙馬,紙轎子,誦經念佛之聲,夾雜著悲泣哀嚎之聲不絕於耳,看這意思是剛死,還沒送路。
這些都不奇怪,最奇怪的就是,這家大門上貼著一張,黃紙朱筆書寫的驅邪符咒,可誰家死人貼符咒啊!院外還有不少鄰居圍觀,正往院兒裡看,院裡傳出一陣陣鑼鼓聲,搖鈴聲。再往院裡看,正有個頭戴九梁道冠,身穿八卦雲光道袍的老道,帶著倆徒弟,在院中比劃。
要說那時候誰家辦白事,請個道士那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怪就怪在,道士身前擺著一個神桌,上有香爐蠟扡,糯米硫磺,道士踏罡步鬥,手持寶劍掐訣念咒,正抓著硫磺糯米,往燭火上撒,倆徒弟一個搖鈴一個拋灑靈符。看起來就跟之前在小西關監獄裡,做法驅邪那個假道士乾的一樣。
韓大膽兒雖然心裡起疑,但人家家裡辦白事,願意怎麼辦,是人家的私事兒,就算人家把親爹屍首,綁在竄天猴上放上了天,自己也管不著。於是隻能瞧了兩眼,就騎車去了舅舅家。
韓大膽兒他舅舅,就喜歡小子,可一輩子就生了倆閨女,大的頭年剛出嫁了,小的還在家當閨女。舅舅高高興興地把韓大膽兒讓進屋裡,又讓人沏茶,又端水果點心,甭提多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