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側寫師31(1 / 2)

始於聊齋 非摩安 16001 字 2個月前

側寫師31

小H·傑克遜·布朗(美國作家):即使你的孩子已經睡著了, 也一定要親吻他和他道晚安。

·

·

蝙蝠俠元素太濃了啦!

所以,NO羅賓!無論這個羅賓多大年紀。

林萊賭上自己要裂開的羞恥心, 都要在挑選新雇員時擦亮眼睛。

而最終的結果,讓林萊很滿意。

詹姆斯·卡特森,是在一乾各懷心思的麵試者中脫穎而出的最終人選。他是一名前CIA特工,常年出外勤的那種,因為一次任務中受傷,外加一些內部政治斡旋和同事對他的排擠, 詹姆斯·卡特森就乾脆選擇了從一線退下來,可又不想轉去做文職。之後因為種種原因,他就轉投到了林萊的偵探社。

詹姆斯·卡特森是一名非常優秀的特工,長相一般,存在感可以低到嚇人,混跡到人群中你根本就不會多注意到他,可他卻能反過來將你的一舉一動都儘收眼底。機動力和執行力都比較強,並沒有因為之前的受傷而大幅度下滑。

偽裝能力同樣很出色:

詹姆斯·卡特森來偵探社後, 原先的檔案進行了加密處理, 明麵上他是一名乾滿二十五年就退休的警察,受過專業訓練, 但也沒那麼專業, 平時還有些不太求上進, 詹姆斯·卡特在拿到這份表麵上的檔案後,沒用多久就入戲了。

很成功地將盧克騙過去了, 讓他以為詹姆斯·卡特森隻是一名普通社員, 壓根就沒進行聯想,對詹姆斯·卡特森的標簽是戈登局長以前的手下。

林萊滿意了。

盧克之後很久都沒發覺詹姆斯·卡特森深藏不露,除了是因為他將精力投注到無人機及其衍生項目上外, 還因為他眼巴巴地等著DC漫畫公司的新漫畫呢。

蝙蝠俠電影也是。

前者,還是盧克和林萊溝通過後,向著DC漫畫公司的漫畫家提供一些他們倆的事跡,以做參考素材的。其中的一些事,還是媒體都沒能挖出來的。像外界以為盧克和林萊是在高中時期才一拍即合的,實際上,他們倆在小時候就有了交集,就是林萊第一次參加夏令營,還遇到了一個怪罪做夏令營輔導員前妻的背叛,而決定拿一個夏令營師生開刀的殺人犯。

可以說,那次如果沒有林萊識彆了那名殺人犯,後果不堪設想。

DC漫畫公司那邊的漫畫家聽得嘖嘖稱奇,腦海中還晃過許多點子,他們連忙記了下來,保不準在正式創作中就能用到。

至於蝙蝠俠電影?

盧克是很喜歡蝙蝠俠啦,可讓他去片場參觀一下,他就已經很滿足了,再讓他客串?那就太為難他了。

因而到最後去客串的,隻有林萊。

她客串的角色是跟在還是檢察官的“雙麵人”哈維·丹特身邊的助理檢察官,在哈維·丹特還沒有黑化時,被他帶著和白天出來活動的布魯斯·韋恩有過一麵之緣。

在哈維·丹特去和布魯斯·韋恩的青梅,現哈維·丹特的女朋友瑞秋耳鬢廝磨時,內心受傷的布魯斯·韋恩為了掩飾自己的失落,就試圖撩一下那名看起來沒什麼特彆的助理檢察官小姐。

一個是花花公子,風流倜儻。

一個是助理檢察官小姐,看起來公事公辦。

兩個人湊到一起,莫名得和諧。

隻是兩個人的談話,就不是在調-情了。

而且本該維護法律,進而維護公義的助理檢察官小姐,就哥譚該如何改變問題上,和她剛正不阿的頂頭上司有些分歧,沒那麼理想主義卻更一針見血。

她的這些看法,在此時想要讓黑暗騎士消失,扶持哈維·丹特這個光明騎士上位的布魯斯·韋恩聽起來,就有些刺耳了。

然而隨著劇情的發展,哈維·丹特這個光明騎士在小醜的刺激下黑化,墮落成了後麵的超級反派雙麵人,這無疑給了蝙蝠俠重重一擊,可他沒有完全失去寄托在司法上的希望,因為劇情在最後暗示了助理檢察官小姐在哈維·丹特黑化後,果決地接替了他的職責,還和戈登局長有了一段與哥譚市黑暗騎士有關的語焉不詳的對話,讓人分不清她到底對於蝙蝠俠這個黑暗騎士知道多少,不過她的出現,卻有一些要成為又一個光明騎士的意味,或許她能夠比哈維·丹特做得更好,能聯合著隱藏在暗處的蝙蝠俠,給哥譚帶來一些些好的改變。

總得來說,林萊客串的這個助理檢察官角色,一定程度上貼合了她在現實中的身份,和她所做的事情。

對於整體劇情來說,並不突兀,還多少調和了下劇情的黑暗基色,讓觀眾們不至於為劇情中展現出來的哥譚感到徹底絕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觀眾還是萊娜·戴維斯和蝙蝠俠的雙重粉絲,懂得她和蝙蝠俠的梗,那他們看電影時,就更會會心一笑了——說到底這部超級英雄電影的定位還是商業片,不能太文藝,基色不能過於黑暗嘛。

話說回來,因為是客串,所以戲份很少,隻用了林萊大半天的功夫就拍好了。

林萊完全沒有怯場,更不怕一堆人對著自己攝影。

至於演技如何,這個隻能說她因為帶了些本色出演的意味,所以看起來還是蠻自然的,至少不會讓人覺得出戲。

等到這部電影上映後,影評人在提到她的演技時,都給予了很大的寬容,畢竟她不是專業演員嘛。

觀眾們就更不會多挑剔了,即使不知道她是誰的,都不會覺得她的出現突兀不自然。

而對於知道她身份的影迷來說,那她的客串就是個驚喜。

和布魯斯·韋恩遠看像調情,實則對話暗藏玄機的那段,讓他們格外津津樂道。

加上本身電影質量過硬,以及第一部打底,這部蝙蝠俠電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又做了一次巧妙的、世界範圍內的廣告宣傳,韋恩公司這次獲益匪淺。上一次在《碟中諜》中,3D人臉打印機黑科技歸黑科技,可大家沒事兒也不會想著去自己購買一台來,可這次就不同了,實時畫畫傳輸的無人機在哥譚市上方飛過時,引發的驚奇效果可是深深印刻在了世界各地影迷心中。

就這樣,韋恩公司不費多少力氣地就打開了北美以外的市場,以霸道的姿勢收割著廣闊的市場。

一言以蔽之,林萊這次客串從任何方麵來說都是大成功。

林萊自己呢?

在電影首映時,她就受邀去觀看了。

林萊表現得非常從容,一點都看不出來她內心是怎樣的波濤洶湧。

事實上,林萊在看完電影後,奇異地覺得還好,她想這是因為在這部電影中她演的是一個隻和蝙蝠俠有過那麼點關聯的其他角色,而不是什麼蝙蝠俠的同位體。

要知道DC漫畫公司最新推出的漫畫,以她為原型的角色,定位就是蝙蝠俠的平行世界同位體。

他們還很懂漫迷的“點”,漫畫中的‘萊娜·戴維斯’在一定程度上貼合了林萊本人的一些受人喜愛、讓人欲罷不能的特質,就比如說因為隱藏的羞恥心,讓她不怎麼願意承認自己就是主世界蝙蝠俠同位體這件事。

不僅如此,漫畫中的‘萊娜·戴維斯’初看起來就很不蝙蝠俠。

因為她所在的世界,可以等同於讀者們所在的現實世界,在這個世界內可以和哥譚畫上等號的紐約秩序比較好,她還父母雙全,可以說是一個在愛的澆灌下長大的好孩子,一個甜心寶貝。

這麼說吧,主世界的布魯斯·韋恩內心是蝙蝠俠,而她的內心則偏向於百分之二十的蝙蝠俠加百分之八十的布魯斯·韋恩。

加上在劇情初期,沒有涉及到她為何來到主世界,以及在那背後隱藏的大危機,使得她沒有展現會讓人毫不懷疑她確實是蝙蝠俠同位體的特質,這樣林林總總的緣由下來,主世界的蝙蝠一家都沒往這方麵想,於是就產生了一些劇中的人物做起來完全符合邏輯,可隱約察覺到真相的讀者看起來,卻會站在上帝視角大呼“哇哦哦”的劇情。

比如說蝙蝠俠的第一任羅賓,單飛後有了夜翼稱號的迪克·格雷森,為了查明‘萊娜·戴維斯’的身份,去色-誘她。

‘萊娜·戴維斯’對此五味雜陳。

讀者們懂得都懂地嘿嘿笑,還迫不及待地看到她的身份被揭穿後,主世界蝙蝠一家的表情。

當然了,蝙蝠俠什麼都知道,他不會被瞞到最後的。

而既然這是主打蝙蝠俠的新係列,劇情怎麼可能這麼輕鬆愉快,“虐”才是一貫的基調嘛。

其實前期歡快基調下,就暗藏著悲傷之處了——如果韋恩夫婦沒有死,布魯斯·韋恩是不是就該是她這個樣子呢?

更不用說後麵隨著隱藏大危機步步揭開,為了拯救自己所在的現實世界,‘萊娜·戴維斯’必須做出選擇。甚至在編劇的編排下,‘萊娜·戴維斯’這個平行世界蝙蝠俠的同位體,根本就沒有選擇,她隻能犧牲自己,不僅僅是性命、還有她的時間線,才能挽救自己的親人、朋友們所在的現實世界,同時成為主世界避免宇宙變動的必要一環。

之前就說了DC漫畫公司的編劇們很懂讀者們的“點”,不僅僅是如何勾起他們的閱讀欲望,賦予新角色惹人喜愛的特質,還在於他們還很擅長將讀者情緒堆積到高處時,再冷酷無情地打破它。讓讀者們摔桌子罵人的同時,還不得不承認他們不是在搞劇情殺,而是符合邏輯地在殺人,殺讀者。

簡單來說,就是虐讀者千百遍,讀者仍待我如初戀。

那可想而知,新係列蝙蝠家漫畫的銷量和熱度有多高了,新加入的‘萊娜·戴維斯’人氣在多重加持下同樣很高,到了不出個人刊都說不過去的地步。

編輯部那邊早就等著這一天呢。

他們接下來會送上‘萊娜·戴維斯’的敵人,據說是以盧克為原型的,但不是跟隨在‘萊娜·戴維斯’身邊的‘盧克’,而是‘萊娜·戴維斯’的時間線被抹去後,命運大轉彎的新盧克。

一環扣一環。

對此,盧克歡欣雀躍。

林萊則已經佛了。

哪怕她在目前最受歡迎的輕博客網站上,看到針對新漫畫裡的‘萊娜·戴維斯’和蝙蝠俠乃至蝙蝠俠一家亂組CP的同人文,她都能微微一笑。

………個鬼!

林萊:“……”

林萊:“…………”

到底是哪個混蛋把鏈接發給她的?

林萊還控訴地盯著自己的手,恨自己手快點開了那個萬惡的鏈接。

林萊突然想到她之所以選擇打開那個鏈接,是因為她對網址前麵部分眼熟。後來一想,這個輕博客網站在最初創建時,有拿到韋恩公司給予的企業孵化資金。

也就是說,如果她非要追本溯源的話,那過去同意投資對方的自己,也是罪魁禍首之一咯。

這是什麼我“殺”我自己的劇情啊。

林萊深深歎了口氣,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高下承受上限,不然她的羞恥心肯定受不了。

人啊,下限果然就是這樣一步步被拉低的。

唉。

往好的方麵想,僅就這個輕博客網站,就給韋恩公司帶來了千倍乃至更多的投資回報率。更不用說韋恩公司本身了,它在穩定且快速地壯大著。這麼說吧,如果是現在林萊提出咱們買下福克斯電視台吧,羅賓·蘭迪斯會說“這個可以,但沒必要”。

畢竟他們有自己每月訪客可高達百萬的網絡平台,紙媒方麵,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喉舌報紙。

林萊徹底實現了財務自由,她沒什麼彆的愛好,唯一比較燒錢的愛好,就是買了很多名畫回來,自己開了個小型博物館。

而戴維斯偵探社如今在業內小有名氣,她並不愁沒有委托人上門了,儘管有時候還得她從其他地方找補,來實現收支平衡——有時候遇到的案件,偵探社這邊為了做到最好,不得不倒貼錢,雖然有時候是錢從一個口袋,倒到林萊另一個口袋去。

像是有一次,林萊為了詐一個嫌疑人,就模仿了《碟中諜》中帶人-皮-麵-具,用其他道具偽造逼真“小劇場”的片段,不僅用3D人臉打印機打印了一次人臉,還搬來了他們韋恩公司一個子公司剛發明的3D投影屏幕,順帶借用了一個小組,和偵探社的後進員工詹姆斯·卡特森,前CIA探員,來了一次特彆的誘供。

原本咬緊牙關怎麼都不招的嫌疑人是很快就招了。

就隻是林萊這一出下來,人力物力財力可沒少花費。

林萊是不介意啦,實際上她玩得挺嗨的,其他人也是。

後來他們在被詹姆斯·卡特森的老東家邀請去側寫一個恐怖分子時,還如法炮製了這次的經曆與經驗。

看著昔日上司那不知道該說啥的神態,這下子連詹姆斯·卡特森,都開始覺得這樣是挺好玩的了。

也是從這件事過後,詹姆斯·卡特森才算是徹底融入了戴維斯偵探社,成為了偵探社的又一名得力乾將,會和林萊這個當家招牌合作,即林萊在後方指揮,他在前方緝捕嫌疑人。當然了,很多時候林萊也是自己在外麵跑,就是遇到比較麻煩的案件時,她一般不會選擇單乾,而是會叫上詹姆斯·卡特森兩人通力合作,以免再出現將自己弄得踝關節骨折的情況,要不然就是被嫌疑人團夥拿槍指著的情況。

為此,韋恩公司還開始涉入高新材料領域,向著防-彈-衣這類產品進發了。

總之,林萊在儘可能地降低自己遇險的幾率,同時還沒忘記一並武裝同樣在第一線的瑞德。

他們倆訂婚後,還是像以前那樣分隔兩地,於是格外珍惜能呆在一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