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之前也聽到過關於糜芳的傳言,說因為糜泰先前是糜家下人,糜芳因為麵子,不想和其共事,所以到達倭奴國後就順著群島北上,之後就幾乎沒有消息再傳來。
直到從朝鮮半島最南端的海港出發的袁熙商隊,走對馬島路線到達倭奴國後,在當地開展貿易打探消息時,袁熙才得知糜芳跑到了北海道一帶落腳,還在當地建立了營地和海港。
起初袁熙還以為糜芳覺得倭奴國太窮,當地人太麻煩,所以北上白令海峽去美洲大陸了,畢竟自己離開的時候,曾經和糜芳提過大致的方向和路線,所以之後就沒怎麼再關注糜芳的消息。
如今再次從諸葛亮口中聽到後,袁熙才得知糜芳竟然還在倭奴國,還和邪馬台國起了衝突,不過若是和這最大的地頭蛇起了衝突,隻怕之後在那邊也不好混了吧。
他想起糜貞如今在漁陽一帶調遣朝鮮到倭奴國的海上商隊,心道自己是不是應該寫信給她,讓其提醒下糜芳?
隨即袁熙就把這個念頭拋諸腦後,糜貞既然有商隊路線,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糜芳做的事情,大敵當前,自己還是不要摻和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了。
想到這裡,他轉向諸葛亮道:“曹操這一個月內必有動作。”
“而且他要是動起手來,後續的招數肯定會源源不斷,到時候我們這邊便會陷入被動。”
“所以我同意軍師的看法,先發製人為上。”
“雖然準備並不充分,但曹操也是一樣,軍師以為,從哪裡著手更好一些?”
諸葛亮指著地圖上某處地方,說道:“這裡。”
袁熙聽了,啞然失笑道:“軍師果然還是係細百姓啊,不過和我想的一樣,現在動手,總比兩個月到了汛期動手損失小得多。”
“何時出兵?”
諸葛亮毫不猶豫道:“越快越好。”
袁熙笑了起來,“好!”
“我現在就發信給青州邊境,讓先前隱藏待命的戰船集結,立刻西進!”
當天晚上,易京城就派人發出急信,信使一路南下,經過河間渤海之間的通道,數日內就趕到了青州境內,然後在平原郡的黃河碼頭找到了袁熙軍水軍大營。
密信被送到魯肅岸上,他拆開看完這封寫著具體戰略的長信,領會了袁熙想法後,當即站起身來去找蔣欽。
等蔣欽看完信,失聲道:“收到信之日起,即可出兵?”
“戰事還沒有爆發,有些太急了吧?”
魯肅說道:“這正符合主公的用兵習慣,出其不意,搶占先機。”
說道這裡他頓了一下,蔣欽和他兩人因為吳夫人的份上投靠了袁熙,但兩人至今心裡怪怪的,畢竟一年前兩邊還打生打死,如今袁熙卻交給了他們一支規模不小的船隊,足見對兩人的信任,這也有些太心大了吧?
魯肅繼續道:“若是等一個月後曹軍掘河,咱們這船隊便是形同虛設,想參與到戰場也有心無力了。”
“現在突襲西進,雖然曹軍最後還會選擇掘河,但能將掘河地點儘量往西壓縮,給下遊造成的損失也小得多,畢竟泄洪區域擴大了。”
“這個舉措雖然初期會給船隊帶來些損失,但挽救的百姓可能是數十倍之多,足見主公是關係百姓的。”
蔣欽默然,他最初投靠袁熙的時候,還是有些不情不願,但他和魯肅來到青州之後,卻發現袁熙在當地的威望極高。
等兩人詳細了解了袁熙的做法,不由感歎,分地這種行為在江東那邊是不可想象的,這種顛覆性的舉動,隻有大一統王朝才能做到,而對於正在打天下的諸侯來說,是極為敏感危險的,稍有不慎便會讓地主士族離心離德,屬於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但這事偏偏讓袁熙辦成了,這說明袁熙有著超乎其他人的眼光和魄力,當然,最重要的是,這說明袁熙陣營有著極強的執行能力。
魯肅和蔣欽來青州訓練水軍時候就發現,袁熙軍不僅軍紀極嚴,而且上下官員辦事效率很高,背後還有一套極為迅速的消息傳遞體係,加上改良數代的軍器盔甲,戰船器械,皆是遠超江東。
兩人了解過後,隻能相對苦笑,晉軍從各方麵都碾壓江東軍,兩邊仿佛不是一個朝代的,江東能打贏就怪了。
魯肅出聲道:“公奕,不管怎麼說,既然主公給了如此賞識我們,也沒讓我們去打江東,對麵是曹軍,這一戰是難得能大展拳腳的機會。”
“就算報答不殺之恩也好,看在夫人情麵上也好,咱們都要證明江淮人士,也不輸於人。”
蔣欽聽了,出聲道:“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