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翻身下馬,走前幾步,對劉備躬身行禮到:“小子袁熙,見過玄德公。”
劉備趕緊扶著袁熙胳膊,嗬嗬笑道:“袁本初虎父無犬子,備與公子,可平輩論交。”
彼時劉備三十冒頭,袁熙二十,他這麼說,倒也不離譜。
袁熙趕緊道:“不敢,玄德公太抬舉我了,小子有幾斤幾兩,還是很清楚的。”
劉備見袁熙態度不卑不亢,心裡又是羨慕,又是嫉妒,怎麼袁紹幾個兒子都這麼能乾!
反觀自己數個正妻早逝,隻剩現在一個,子嗣除了兩個女兒之外,並無男丁,讓他時時憂心不已。
要知道作為主公,時刻麵對兵馬戰亂,到了這個歲數還沒有男嗣的,就很麻煩了。
劉備將眾人一一介紹給袁熙,見其應對有禮,心裡越發難受,自己要是有袁熙一半本事的義子也好!
劉備私下收集了很多關於袁熙的情報,發現其無論是戰陣上,還是外交謀劃上,對方都顯露出了不符合年齡的成熟。
尤其從費縣到青州,讓劉備吃了大虧之後,還敢孤身來徐州,光憑這份膽識,也足以讓人驚訝。
更兼連趙雲和太史慈都投靠了袁熙,更讓劉備有些窩心。
這兩人本來是可以為自己所用的!
尤其是趙雲,劉備知道其絕對不是輕易信人的,到底發生了什麼?
劉備懷著複雜的心情,將袁熙和太史慈迎了進去,眾人依次落座,袁熙看劉備屬下多是麵色不善,心道這下可有些麻煩了。
難道自己要舌戰群儒?
這次出行,固然是袁熙提出來的,但袁紹竟然一個謀士也沒派,很顯然是想考驗他的外交能力。
過了這一關,袁熙才能真正證明,自己能夠獨當一麵,掌管一地。
想到這裡,袁熙總覺得隱隱約約不太對頭。
即使作為主公,其實也並不需要這麼全才,要求既能上陣,又能舌燦蓮花,前者有武將,後者有謀士。
主公最重要的品質,是能招攬人才,這些事情自然有人代勞,而不是事事親為。
但袁紹這些看似考驗的行為,其實是有些離譜的。
袁熙甚至在想,如果按照袁紹的要求,要是文武精通,同時擅長戰陣權謀,那豈不是劉備和曹操的結合體了?
這時主座之下,有個方才沒有出來迎接的人說話了。
孔融。
他麵色不善,盯著袁熙道:“小子,雖然你將我妻女送回,但此事便因伱而起,老夫是不會感激你的!”
袁熙心道孔融果然不愧是漢末大噴子,曹操權勢最勝時他都敢噴,何況自己。
他微微一笑道:“我聽說打下北海後,泰山賊躲在深山不敢出來,百姓都很高興呢。”
孔融一陣頭暈,這小子嘴巴如此之毒!
他自負愛民如子,但北海黃巾賊肆虐,偏偏他不會打仗,對黃巾賊束手無策,隻能裝聾作啞,沒想到被袁熙毫不留情點破。
袁熙又指著身旁的太史慈道:“我真是替文舉公惋惜,子義文武雙全,我現在給的官職也不高,彆部司馬還是低了,但其之前隻能在北海軍中屈居百夫長,真是明珠蒙塵。”
劉備聽到這裡,忍不住看了眼張飛,他知道太史慈和張飛不合,在兄弟麵前,他隻能忍痛做出抉擇,但看到一員大將跑去了對麵,還是很不爽的。
張飛則也被噎得不輕,當初他看不起太史慈,竟然和自己一樣,都是彆部司馬了!
孔融被噴地啞口無言,扭過頭去生悶氣去了。
眾人麵麵相覷,袁熙這人不好對付!
本來他們想給袁熙一個下馬威,這樣談判也會容易一些,如今看來,事情並不簡單!
糜竺出聲道:“公子此來,是不是因為冀州形勢不好,所以想要和徐州聯手?”
袁熙微笑道:“恰恰相反,徐州如今傾覆在即,我是來給在座諸位指條明路的。”
此話一出,大部分人臉上都現出不以為然的神色,孫乾更是出聲道:“危言聳聽!”
袁熙微笑道:“袁氏起兵反董,匡扶漢室,天下英雄鹹歸附之,諸位卻和袁氏對立,孤立無援,恕小子直言,天下還有誰站在玄德公一邊?”
簡雍此時站出來說道:“顛倒黑白!”
“誰都知道,關東聯軍另立偽帝,怎麼說是匡扶漢室!”
“且袁公路,公孫伯圭,文舉公等皆是徐州之友,何謂孤立無援?”
袁熙微笑道:“漢帝被李傕郭汜挾持,政令不行天下,立新帝也是情勢使然,董卓能立,我關東群雄為何不能立?”
“公孫瓚妄殺宗室元老,袁術心懷不軌,圖謀徐州,至於文舉公,我倒不懷疑對漢室忠心耿耿,但是其他方麵,嗬嗬嗬。”
孔融無端又被暴擊,差點被氣暈。
袁熙跟田豐學的本事終於派上了用場,而且他之所以這麼有恃無恐,就是因為徐州確實陷入了困境,劉備的官員們都心中有數。
沒有袁氏出手,徐州這塊肥肉肯定會人盯上,從而陷入戰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