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柔出聲道:“練兵之法,確實是決定兵士實力最重要的因素。”
“但使君似乎是把這件事情想得複雜了些。”
“使君請看麵前這些人,其實根本沒怎麼訓練,先前卻能跟著末將和鮮於輔等人,擊敗了公孫瓚部將鄒丹,殺死了數千人。”
袁熙來了興趣,“閻兄是如何做到的?”
閻柔忙道:“使君也是知兵之人,說指教實在是末將妄自尊大了。”
“末將就是知道自己本事很是粗淺,才采用了一種最簡單的辦法。”
“集中所有力量,集中突破敵人上去最薄弱的地方。”
“彼時我在陣前,敵我雙方實力其實差不多,但心態其實有很大的區彆。”
“鄒丹需要擊敗我們,然後去易京支援公孫瓚,所以他不僅要贏,而且不能輸的太多。”
“我這邊則不然。”
“我隻需要不計損失的擊敗他就行了。”
“所以我告訴兵士們,打贏這一仗便可回家。”
“在花了巨大代價衝入鄒丹軍陣,將雙方帶入到不死不休的局麵後,兩邊兵士想要活下來,就隻能往前。”
“在這種壓力下,鄒丹的兵士明顯開始患得患失,他們即使贏了,後麵還有一場未知的易京之戰等著他們。”
“我的兵士就不同了,他們贏了,便是最後一仗。”
“所以局勢開始漸漸一邊倒,我這邊慢慢積累了勝勢,最後鄒丹大敗。”
“恕末將直言,那個時候都是三五成群的混戰,什麼軍陣配合之法,都施展不開。”
袁熙聽了,若有所悟。
閻柔講的這個例子,其實很是極端,他將雙方擺到了一個水平線上,然後掄拳互毆,看誰先倒下。
真實的戰場,從雙方的心理,到心態目標,到承受底線的對比,到小股部隊配合,有太多自己需要深思地方。
首先從心理博弈上,戰場上對雙方來說,要知己知彼,如果想要克製對方,便要讓對方產生誤判。
閻柔所說的,是在雙方實力都透明的情況下,用最強的力量,打穿敵人最薄弱的點。
如果敵人自然也知道這些,那便要戰前謀算,為了迷惑敵人,便要隱藏自己的實力。
示弱藏鋒。
就像當日麴義擊敗白馬義從,就是將他的先登死士躲在盾牌後麵隱藏起來。
這讓嚴綱產生了誤判,以為對麵盾牌後麵的兵士隻是普通兵士,結果接近後,才發現軟柿子變成了硬釘子,就這樣踏入了麴義的陷阱。
最後到了戰場上,就像閻柔說的大規模混戰,雙方衝突在一起,隻有三五個人能互相照顧,這個時候,以這個人數為單位的戰力,便決定了戰場勝敗!
袁熙腦子突然冒出了一個詞,戚繼光的鴛鴦陣!
雖然對麵的敵軍不是倭寇,不能硬搬戚繼光的兵種武器,但道理是一樣的。
就像長槍陣不適合山地,刀盾兵不適合平原一樣,在複雜地形,複雜情況下,幾種兵種互相配合,便能發揮出大於同等兵種的實力。
在黑山那種複雜地形,大規模軍陣之法可能會適得其反,而小隊之間的配合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自己回去後,要好好和沮授談一下練兵的事宜了。
最後便是雙方的心理博弈。
讓對方產生誤判,主動漏出破綻最好,這些功夫依靠戰前謀算,好多時候戰爭的勝負,在戰前就決定了。
袁熙之所以這麼急迫,便是當下留給他的時間太短,機會太少,他接下來很有可能要獨自麵對黑山軍。
但他目前為止,幾乎沒有打過隻依靠自己力量的大仗。
從擊敗田凱公孫瓚乃至孫策,都是以袁氏軍隊為主力,袁熙隻是輔助。
至於擊敗偷襲北新城的黑山軍,也是依靠守城反擊,用流言偶然間動搖了對方軍心,才一舉獲勝。
但接下來就不一樣了,袁熙要依靠自己的兵力進入黑山,獨自麵對此時和呂布齊名,並稱兩大飛將的張燕,及其麾下的數十萬黑山軍。
冀州到時也許會出兵,但有袁尚在,袁熙不能指望對方儘心儘力幫自己,反而要防備對方使絆子。
對付黑山軍這股勢力,需要多管齊下,才能以小博大,博取為數不多的勝機。
袁熙想到這裡,心道要不是形勢所迫,自己真的不想如此倉促出兵,但這也是創業之初的艱難時期,無法逃避過去的。
曹操起家之時,比自己麵對的困難要多的多,其生生經過一場場血戰,逐漸提高自身實力,才能最終在諸侯逐鹿中脫穎而出。
大浪淘沙,火煉真金。
袁熙想要打通幽州南下的通道,接下來隻能用黑山軍這把烈火,來試試自己的成色。
到時候是練成真金,還是燒成虛無,皆看自己這些年的積累了!
想到這裡,他對閻柔誠懇道:“接下來幽州會有一場大戰,還請閻兄助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