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幾乎人都到齊了,聽到袁熙和劉和談論起劉協東歸的消息,皆是豎起耳朵。
劉和心裡嘀咕起來,這讓自己怎麼說?
要論起劉和父親劉虞和袁家的關係,那可就複雜了。
袁紹當初在關東聯軍時,最初打的就是依附劉虞的的旗號。
彼時劉虞曾做漢室宗正,後任幽州牧,威望極高,而彼時遠在雒陽的天子劉協則是年紀幼小,又是董卓廢了劉辯從而登上天子之位的,在宗室之中,其實是不太能服眾的。
而且董卓依靠挾製劉協,發布政令號令天下諸侯,袁紹為首的士族們不甘心坐以待斃,所以想要扶持另外一位漢室族老和董卓對抗。
袁紹選的便是劉虞,為此還曾聯合多人,建議劉虞稱帝。
平心而論,這效仿的是伊尹霍光之事,雖然是袁紹等人的私心,在道義上也不能說完全錯了。
彼時大家都撕破了臉皮,董卓立得,我為何立不得?
但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劉虞還是拒絕了,雖然還和袁紹等人保持著盟友關係,但此事無疑給他惹來了殺身之禍。
彼時在長安擔任侍中的劉和,倒是成了劉協的密使,攜帶劉協的密詔,趕去幽州調解劉虞和公孫瓚爭鬥,但先後被袁術和袁紹扣押,最終沒有及時趕到,劉虞就被公孫瓚殺死了。
劉和和袁氏之間的關係如此複雜,所以他心裡真正在想什麼,袁熙也心裡沒底,劉協的密詔,他也從沒有問過劉和其中的內容。
有些事情是掩蓋在瘡疤之下的,看似已經完全好了,如果用力撕開,很可能會發現,下麵隱藏的是血淋淋的腐肉膿汁。
袁熙見劉和猶豫,便換了個說法,出聲道:“我想聽聽劉兄對天子東歸的想法。”
“這會決定我們下一步的行動。”
“在這之前,我想讓大家都聽聽,近期我們搜集的所有情報,考慮過後說出自己的想法,集思廣益。”
他向郭嘉點頭示意,郭嘉見了,清了清嗓子,說道:“如今天子正在河東治所安邑,由白波軍保護。”
“這次白波軍救駕功勞甚大,假節四人中就占了三人,剩下的張揚,也和白波軍交厚。”
“先前和白波軍一同救援的匈奴騎部,被李傕郭汜軍打散,主將陣亡,所以沒有封侯,其所在並州,名義上也歸了白波軍管轄。”
“而先前的趕來的韓暹,也是白波軍將領,加上一直跟隨天子的前白波帥楊奉,這四人已經牢牢控製了天子,一如先前的李傕郭汜所為無異。”
眾人聽了,紛紛歎息,先是董卓,後是王允,再是李傕郭汜,再是楊奉四人,劉協隻怕沒過幾天安心日子啊。
郭嘉又道:“根據可靠的消息,天子的境遇很是不好。”
“楊奉先前因為有李傕郭汜的威脅,還能做做表麵功夫,如今和其他三人聯手,愈加驕橫跋扈。”
“其不僅對天子不敬,隨意僭越,濫封官職,還隨意虐殺大臣,有尚書不同意其提拔黨羽的要求,便被其命人鞭撻至死。”
“手下兵士也任意取笑天子言行,其無禮處,漢室已經沒有尊嚴可言。”
《董卓傳》裴注引《魏書》:乘輿(劉協)時居棘籬中,門戶無關閉。天子與群臣會,兵士伏籬上觀,互相鎮壓以為笑。諸將專權,或擅笞殺尚書。司隸校尉出入,民兵抵擲之。
諸將或遣婢詣省合,或自齎酒啖,過天子飲,侍中不通,喧呼罵詈,遂不能止。又競表拜諸營壁民為部曲,求其禮遺。醫師、走卒,皆為校尉,禦史刻印不供,乃以錐畫,示有文字,或不時得也。
等郭嘉說完,眾人皆是沉默不語,心道這確實過分了,畢竟天子代表的是天下萬民,不管怎樣表麵功夫還是要做的,然而白波軍做事如此不講究,天子顏麵掃地,作為漢室臣子的眾人,也覺臉上無光。
然而幾個心思縝密的人,卻在想另外一件事情。
怎麼天子身邊的事情,幽州這邊知道的這麼詳細?
郭嘉最後道:“先前天子陷入危險,曾向天下諸侯發詔求援,冀州本初公已經收到了,咱們這邊卻是沒有,怕是覺得咱們同為袁氏一支,沒有必要單獨發詔吧。”
“冀州對此事也是爭論頗多,聽說在公與(沮授)先生知道後,連發三道急書,勸諫本初公奉迎天子。”
“但冀州謀士多有反對,所以此事便擱置了。”
此時在座的沮授憤怒出聲,“皆是目光短視之輩!”
這次聚會事關重大,袁熙特地將其從北新城請了過來,因為在袁熙心裡,沮授在這件事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為沮授的構想,雖然不適合袁紹,但和袁熙當前的想法是極為吻合的,兩人有共同的目標和需求,沮授方能真心為自己辦事。
不然的話,憑沮授的資曆和能力,憑什麼心甘情願為自己賣力?
沮授先前時候,已經和眾人闡明的他的想法,袁熙一邊聽,一邊看著各人的表情,將各人的心思早都猜的八九不離十。
他出聲道:“公與先生覺得,現在天子處於危難之中,我們天下之人,皆有責任營救天子,匡扶漢室?”
沮授麵色激動,挺直身子大呼道:“授以為,諸位身為漢臣,食君俸祿,當忠君之事!”
“眼下楊奉韓暹所做所謂,和李傕郭汜無異,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如今卻是不尊天子,實在是狼子野心!”
他說完之後,環視眾人,尤其看向趙雲,目光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