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奉迎天子(2 / 2)

他來到薊城這些日子,和趙雲接觸過幾次,認為在袁熙下屬中,趙雲是最具匡扶漢室之誌的,所以他認為趙雲最有可能支持自己。

趙雲看袁熙向自己點頭示意,便開口道:“雲一介武人,不懂什麼大道理。”

“但如今天子受難,若是其被心懷不軌之人利用,天下必將大亂,百姓遭難,如果我們能將天子解救出來,總歸是對天下有好處的。”

沮授麵露喜色,“那…..”

趙雲卻又說道:“公與先生有句話叫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雲卻是有些不太明白。”

“天子登基,沒有給幽州發過俸祿,反而給白波賊封侯拜將,那對我們來說,何謂食君之祿?”

“雲想知道,若是天子不發俸祿,我是該忠於天子,還是發給我俸祿的使君?”

沮授聽了,一時語塞,他不是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怎麼回答都會有問題。

作為袁熙現在的下屬,他必須要麵對一個問題,天子和袁熙之間,如果發生了衝突,他要聽命於誰?

這便是奉天子以令諸侯這件事情,看似非常美好,但實際上大家都在猶豫的原因。

要知道,這次張楊前去接駕,但同在河內,和劉協曾經親厚的呂布,卻沒有絲毫動靜。

劉和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我本來身為宗室之人,不應該多說。”

“但公子對我有救命之恩,我必須要提醒公子一件事情。”

“公子若要奉迎天子到自己地盤,除非像董卓王允那樣大權獨攬,不然表麵上的政令,必須要服從天照號令。”

“如今天子周圍的官員,各有心思,背後站的勢力並不少,若是公子不能壓製他們,便會反為其製。”

“我曾和當今天子劉協熟識,其聰明隱忍,若不是亂世,定會成為明君。”

“然而如今天下大亂,他被裹挾著,身不由己,被迫做出違心之事。”

“當日天子著我調停家父和公孫瓚之事,最後也未有成功,說明天下之勢,天子已經無法控製了。”

“公子若要奉迎天子,風險很大,卻不一定有回報,還望公子要有個準備。。”

沮授沒有想到劉和身為宗室之人,竟對奉迎天子也是持保留態度,不由沒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

袁熙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必須要給沮授潑一潑冷水。

這事就是把雙刃劍,如今幽州發展的好好的,如果貿然引入劉協,便會拉走很多心懷漢室的士族心思,這對袁熙來說,是屬於營造不穩定因素,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如何奉迎,奉迎到哪裡,能在獲得什麼好處,要麵對隨之而來的什麼麻煩,都是需要好好斟酌的。

趙雲好劉和都是傾向於奉迎天子的,但他們不談彆的,反而隻談好處,何嘗不是對袁熙的一種試探?

袁熙見眾人沉默,出聲道:“這個問題我來答。”

“諸位吃的俸祿,也不是我給的,而是幽州百姓從地裡種出來的。”

“我們吃了他們的糧食,便有守土之責,護民之義。”

“天子自登基後,確實沒有實際做過什麼,但是這種現狀如果不改變,那天下的情況隻會更糟。”

“大家所顧慮者,無非是奉迎天子,會將戰火禍水引到幽州,導致我們卷入爭奪天子的漩渦。”

“我說下我的想法。”

“幽州地處邊塞苦寒之地,不適合奉迎天子。”

沮授聽了,臉色暗淡了幾分。

袁熙微微一笑:“但是我也不希望如董卓那樣的心懷不軌之人,挾持天子,為禍天下。”

“所以我想設法奉迎天子,將其安置在一個相對中立的地區,讓幾方勢力互相牽製。”

“這樣的話,便能讓天子周旋其中,利用幾方均衡角力,起碼能夠有一些作為。”

趙雲和沮授聽了,麵色一動,他們心道袁熙表這種想法,確是真心為天子著想啊。

袁熙又道:“當然,這地方不能離幽州太遠,至少我們下一步占據黑山通道後,能很快到達。”

“但我的底線是,不能讓曹操獨自控製天子。”

“這是我絕對不能接受的,因為天子便可能被利用來對付我們,到時我們如何自處?”

“那還不如另奉天子的好!”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不由自主看向劉和。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