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得寸進尺(1 / 2)

劉基聽袁熙問起笮融下落,便答道:“聽說其被擊敗後,逃往了豫章山中,就此下落不明。”

袁熙聽了,點頭說道:“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遲早有一天會將其繩之以法,之前就暫且讓他多活幾天。”

劉基連忙道謝,便端坐到一旁。

說來他其實現在心裡怪怪的,因為他雖然是為了回報袁熙當日相助劉繇的人情,所以才來投靠的,但其實袁熙手下有很多人,和劉基有著些關係。

太史慈便不說了,和劉繇一同出身於東萊,是袁熙手下為數不多的青州人,按理說劉基應該和其拉進關係,但劉基來壽春後,至今就去和太史慈拜會了一麵。

因為劉基此人交友極為謹慎,家中很少有閒雜人等往來,太史慈固然在袁熙手下位高權重,但劉基怕有人非議拉幫結派,故有意疏遠太史慈。

而劉基這麼做,也有另外一個人存在的原因。

諸葛亮。

當年諸葛亮跟附近諸葛玄逃難到江東,諸葛玄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和被劉繇任命為豫章太守的朱皓相攻,最後諸葛玄不敵逃走,最後病死。

但朱皓最後也因為輕信笮融被刺殺,兩人最後都英年早逝,所以劉基前日聽說諸葛亮竟然成了袁熙軍師時,不禁有些心情複雜,所以他為了明哲保身,現在誰也不結交,隻閉門做好自己的事情。

這些事情,袁熙是知道的,但他也隻是睜隻眼閉隻眼,不會摻和到下屬中的事情中去。

作為一個主公,主要下屬之間在公事上能夠儘心合作,除此之外私交如何,主公不僅不太會關心,反而希望下屬之間不要走得太近,以免抱團形成過強的勢力。

在這點上,袁熙相信自己掾屬大部分都是聰明人,應該能把握好這個度,而自己作為主公,還有更加需要考慮的事情。

他開口道;“江東這次出兵,可謂是背信棄義,我三番兩次忍讓,釋放了足夠善意,卻換來如此結果,隻能說他們對現狀並沒有清楚的認識。”

“若我再度退讓,遲早他們得寸進尺,圖謀九江,甚至徐州,威脅我的領地百姓。”

“現在我想要諸位商量下,下一步如何打算?”

眾人聽了,都是神情一凝,因為從袁熙話中,可以聽出袁熙對江東有用兵的打算了。

換在平時,打也就打了,但此時袁熙的勢力,還有幾個交戰地點,如此多麵開戰,若有一方出現問題,便是崩盤的局麵。

所以袁熙才讓他們考量,此時是否適合對江東用兵,以及用兵的程度,畢竟若不能短時間內取得勝勢,便可能陷入長期交戰泥潭的風險。

郭嘉出聲道:“江東最大的問題,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抵抗曹操的決心。”

“畢竟其和曹操地盤不接壤,在江東看來,占據江北的我們,威脅比曹操更為更大。”

眾人紛紛點頭,郭嘉這一句話就說到點子上了,江東沒有吃過曹操的虧,反而認為袁熙阻礙了他們的擴張,自然會將袁熙視為首要的敵人。

陸遜出聲道:“若是找到孫策被刺,乃是曹操的陰謀,會不會讓江東同仇敵愾?”

郭嘉微笑道:“伯言認為江東會為了一個死人放棄大業嗎?”

陸遜默然,江東即使知道,說不定也會裝傻,畢竟孫策已經死了,對於敢背刺盟友的江東來說,十有八九不會為孫策出頭的。

想到江東的做派,陸遜有些鬱悶,說道:“這個時機對我們確實不好,江東可以在長江任何一處出兵,攻打江北任何一處,相比之下,我們調兵是不如對方快的,尤其是對方以水軍善戰聞名,即使打不到江淮,但防守長江是沒有問題的。”

眾人聽了,都是默然,陸遜雖然年輕,但這幾天打下了不少名聲,他的話確實反映了袁熙軍現在在江淮的困境。

袁熙見氣氛有些沉默,便轉向諸葛亮道:“我想聽聽孔明的意見。”

聽袁熙指名孔明,眾人都是看了過來,他們其實並不了解,為什麼袁熙突然找了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做軍師,而且軍師這個職位雖然出現的很早,西周便有此名稱,但之後其實軍中出現的很少,漢末官職多了,才重新出現在人們眼前。

這個職位明顯是和監軍是有些衝突的,所以袁熙的掾屬將領暗暗猜測,是不是袁熙專門拉出個人和陸遜打擂台的?

從年齡上看,諸葛亮還大著陸遜幾歲,但陸遜這兩年已經用連續數場大戰證明了自己,在軍中威望也日漸高了起來,按道理說袁熙要搞製衡,不應該是用郭嘉沮授這種德高望眾的人來擔任軍師嗎?

但郭嘉不長於軍務,沮授又是陸遜老師,兩者都不合適,所以領找他人也屬合情合理,關鍵問題是,找來的這個諸葛亮,真的靠譜嗎?

要是換做其他主公,可能下屬多少有些人心浮動,但在袁熙這裡,下屬們雖然有疑慮,但是對袁熙本人的信任,卻是暫時壓住了這些擔心。

畢竟袁熙尋找的人才,從趙雲到太史慈,從郭嘉到陸遜,一開始都是其名不揚,但都是投入袁熙麾下後,卻都在很短的時間內聲名鵲起,用一場場大戰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袁熙的眼光。

諸葛亮環視場中了一圈,見眾人臉上顯露的心思都收在眼底,心道有袁熙這種主公,自己出山的阻礙,比先前所想的要小很多啊。

想到這裡,他也不客套,出聲道:“江東要打,而且要馬上打,將其打痛,痛到傷筋動骨,幾年之內都不敢輕舉妄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