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心態失衡(2 / 2)

周瑜認為,這個時候無論凶虎維持仁義的名聲,還是唇亡齒寒,都應該全力相助袁尚,畢竟先前曹軍威脅鄴城的時候,凶虎就不計損失全力相救,也沒有趁機奪取鄴城,說明他對袁氏還是很看中的。

所以下一步,袁熙必然會帶兵渡過淮水,從豫州北上兗州,和袁尚南北夾攻許縣,這樣一來,壽春必然空虛,江東的前所未有的大好機會就來了!

周瑜等的就是這個機會,所以雖然有消息說凶虎帶兵去了壽春,周瑜也一點不慌,畢竟官渡一旦開打,最先沉不住氣的,必然是袁熙那方。

他見下首魯肅還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不僅搖了搖頭,在周瑜看來,張昭偏向於曹操,頗有異心,而魯肅卻是過於謹慎膽小,這兩人其實都不適合掌軍,和自己的帶兵理想也不想合。

倒是呂蒙年紀輕輕,卻頗為好學,這一年來雖然沒有打下夏口,卻進步不小,假以時日,未必不能獨當一麵。

而且江東不缺猛將,隻要給自己三年,自己就能穩步拓張江東版圖,不負孫策的遺願!

想到孫策,周瑜眼前模糊起來,伯符,你不該死這麼早的,上天妒你,我便和天下作對,將這個破爛的漢廷天下徹底打爛!

兗州,袁尚已經占據黃河南岸的白馬,將大本營設在了這裡,他本來還想繼續領兵南下,但被手下謀士勸住了,說其身為主公,不應如此身陷險境。

袁尚其實知道,這幾個謀士讚同的建議,其實是害怕袁尚出事,冀州易主。

因為這幾個謀士同時得罪了曹操和袁熙,無論哪一方取得鄴城,他和他們背後的家族都討不了好去。

袁尚這次幾乎帶出了冀州所有的將領和謀士,包括審配,而留守鄴城的謀士,卻是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袁尚將防守鄴城的大事,交給了田豐。

倒不是說田豐不好,而是田豐這人脾氣太臭,得罪了不少人,而守城需要找的是威望能夠讓所有人信服,做事圓滑周到的人。

田豐顯然不太合適,眾人唯一能想到的理由,便是其反對此時出兵攻打曹操,說這並不是個好時候了。

這顯然忤逆了袁尚,所以他才被留下來守城,這樣無論攻打兗州取得什麼戰功,都和他無關了。

如今袁尚帶的,是荀諶為謀主,審配為監軍,許攸辛毗等人為謀士,淳於瓊為諸將之首,下麵文醜張郃高覽等為大將,牽招朱靈蔣奇周昕呂曠呂翔等十幾人人為副將,可謂是全軍儘出。

在修養了一個冬天的冀州兵攻勢下,曹軍雖然有曹仁夏侯淵壓陣,但冀州兵祭出了工事戰這個大殺器,大量堆積後勤輜重,穩紮穩打和曹軍打消耗戰。

這樣一來,曹仁和夏侯淵無計可施,被拖入了對耗的漩渦。

這種工事戰對攻花費極大,雙方在消耗對方的同時,自己的輜重也在飛速減少,這就像兩個正在放血的對手,看的就是誰先流乾血倒下來。

但袁尚和袁熙有個隻有兩個人知道的私下的約定,卻是其他所有人都不知道的。

這次全麵攻打官渡,其實隻是個幌子而已。

目的隻是把不老實的人吊出來而已。

畢竟曹操實在是很難一下打死,而他的幾個盟友,甚至不是盟友的勢力,卻在一旁騷擾襲擊,如同蒼蠅一般讓人厭煩。

江東且不論,馬騰韓遂,以及袁譚,才是這次真正的目標!

如今這官渡之戰,便是一場規模最大的騙局,目的就是斷了曹操手腳後,再和曹操決戰。

當然,這個計策並不是說完全不打官渡,相反如果機會合適,袁熙袁尚兩人也絕對不會放過。

這便是學自曹操的計策,虛招時刻會變成實際上的致命一擊,何況此時這個虛招,更像是真正的實招!

這個謀劃袁尚誰也沒有告訴,因為他現在已經有足夠的自信把控形勢,先前的事情也讓他明白,謀士們都是各懷心思,靠的住的,也隻有袁氏自己。

袁尚想的沒錯,此時下首的許攸,心態已經完全失衡了。

作為袁紹臨時前托孤的二人之一,自己比不上審配也就罷了,憑什麼荀諶還是謀主,自己如今和兄弟為袁譚效力的辛毗相若,袁尚就這麼看不起自己?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