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像六三年,那一年全國招考研究生也不過四千多人。分到每個學校,研究機構,一家也就一、二十人,再細分到專業,可能重點到專業也就一個人。
由此,也就看出,國家在那時,基礎的學習是講速成的,但從高中起,國家就采取分流製,高中考大學,大學到研究生,那就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難度更高!
64年是經過一年的摸索,再招考就顯得從容規範了許多。鋼院這年,就招收了加歐萌萌在內
的四人而已。而歐萌萌所在的冶煉係裡,也就她一個人。不過歐萌萌屬於在職,她學製是四年,她搬著手指看看,感覺有點無奈。這個她能學四年嗎?算了,既來之,則安之吧!
不過她學習這個,對孩子們倒是很大的促進,這在棒梗他們心裡就造成了一種錯覺,覺得媽媽越讀越高,然後工資就越高。這個特彆直觀,於是熱愛賺錢的棒梗和小當,彆的都還好,就是學習上,特彆自覺。他們看分數就跟看小錢錢一樣,充滿了愛意,弄得歐萌萌都覺得,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問題,這兩娃還能不能教好了。
歐萌萌還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學習,在大學在職研究生有一點好,上著班,就把書讀了。她原本英語就不錯,畢竟用了快一輩子,就算到紅樓幾年,那個也跟學自行車一樣,也不至於說不用就能忘記。她的重點在專業英語。但這會研究生需要兩門外語,她在導師的建議下,開始學習法語。在導師看來,英語和德語都是日耳曼語係,同宗同源,當然,德語更嚴謹,就是有相近的,反而更難學習。而法語是拉丁語係,掌握法語,就是對另一語係的一種窺探。
這個她無所謂,學習這個,她真的沒什麼壓力。不過,她還是很小心,不會在大院裡學習,連外文的資料都不會帶回家,每天都是老老實實的在學校圖書館裡背詞典,然後對著專業的論文研究,對於掌握了學習方法的人,無論什麼時候,學習都不是什麼問題。
而領導和侄子談過話後,全國高校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要時時的下鄉,進廠。好在他們是鋼鐵學院,教授也就直接帶著他們進廠了。這對歐萌萌來說,又是天時地利人和了。
廠裡領導層她都很熟悉,而技術口她就更熟了,進廠學習真的就是如魚得水,對教授也好,教授一直有想做的實驗,很多實驗機器都在大學,但那個不是說不對,而是與生產相結合的度上還是有一定的偏差的。歐萌萌就建議在鋼廠建立實驗室,把機器帶到鋼廠來,這樣,一邊實驗,一邊向工人師傅們學習,而且可以馬上把實驗的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實現科研零距離的態勢。她是知道教授那套儀器是德國進口的,國內隻有這麼一台,還是放在廠裡安全一點。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