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位臣子一同前往城門外等候著宛國使者前來。
瞧著宛國使者還未來,幾位臣子私底下議論了起來,多半是到底會不會損壞兩國友誼之事。
所有官員的心怦怦直跳,生怕在宛國使者麵前失了禮儀。
等待不久,兩使者及幾車人馬朝著這邊走來。
“籲!”
一聲呼喚聲,馬兒停頓在了城樓門前,停在了這群臣子麵前。
瞧著個個臣子站立在這裡,一臉笑容,這讓兩位使者有些想不到。
“本相替大墨國陛下歡迎二位使者入城。”左丞相蘇雲起道。
“多謝大墨國陛下!”兩位使者一同道。
這時,這些官員分散開來,站立兩旁。
兩位使者手握韁繩,輕輕一拉,走進了京城之中。
墨朝的臣子跟隨在兩旁。
二人一路走去,駛著馬匹,跟隨在這些臣子一起,往著皇宮中而去。
“我二人替陛下問候大墨國皇帝。”兩使者跪在地上,一手握在胸前。
“二位使者請起,大墨國皇帝一切安好。”左丞相蘇雲起笑容滿麵。
“此次,我國皇帝知曉大墨國這幾月來戰事頻繁,特送來二十一箱藥材。祝願大墨國早日恢複國力,天下百姓安定。願大墨與宛國友誼長存!”
說完,兩位使者一招手,這些箱子在這朝堂中打開來。
確實都是上好的藥材。
大墨國雖富,可這藥材並未是遍地都有,許多上等藥材皆在宛國。
看來,宛國皇帝還真是一片菩薩心腸。
“本相替大墨國皇帝謝過宛國皇帝。”說完,左丞相蘇雲起招招手,欲要將貨物拿上來。
見狀後,兩位使者拒絕了。
“我國皇帝知曉大墨國如今困難叢叢,許多事未處理好,軍隊還未恢複。特此,今年便不收大墨國貨物了。”一使者道。
聽後,滿朝文武大臣個個臉上露出喜悅之麵孔。
左丞相蘇雲起微微一笑,說起話語來:“如此,本相謝過宛國皇帝。待我朝國力恢複、國庫銀子充足,定會準備大禮,還宛國恩情。”
說完,看著有些疲憊的二人,左丞相蘇雲起再道起來:“二位使者一路以來,舟車勞頓,我大墨為二位準備了宴席,還請移步。”
“多謝大墨皇帝。”
這下,二人跟隨著左丞相蘇雲起,往著接待場地而去。
儘管如今大墨國國庫虧空,這場宴席,蘇雲起自掏腰包,這才準備好如此大宴席。
呆在後宮中的皇上知曉著宛國使者前來,卻未敢走出這後宮一同去招待,而是選擇呆在風雨閣之中,要麼寫寫幾個字,要麼去見見唯一的皇子元化。
“陛下,這樣不去迎接,可好?”李公公有些忐忑不安。
聽著李公公一話,這稚嫩的臉看向了一旁的太監李公公:“有兩位愛卿打理,朕自然放心。不必去。”
話一說完,剛八歲不久的太子元化匆匆跑了過來。
一瞧見元化跑進了來,皇帝並未責罵,而是一臉笑容看向了元化。
正當皇帝想要說著什麼話語的時候,皇後娘娘一路喘著大氣匆匆走了過來。
“元化,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皇後正想說一番,元化有些害怕的躲在了父皇的身後。
瞧著元化的樣子,正因為是獨子,皇帝十分寵愛,看著氣喘籲籲的皇後,微微一笑,說了起來:
“罷了,罷了。”
皇上一說,皇後娘娘氣方才消了幾分:“元化還未聽先生講課就嚷嚷著要來見皇上,臣妾攔都沒能攔住。”
聽著皇後一說,皇上笑了笑,轉頭看向了身後的元化,態度溫和的問起話來:“元化,為何不好好讀書,跑到父皇這來了?”
“父皇,兒臣想看看宛國的使者長何樣。”
看著元化這委屈巴巴的樣子,皇上微微一笑:“既然想看,就讓李公公帶你一起去看吧。”
“父皇,您不去嗎?”
“父皇不去,父皇還有要事要忙。”皇上似乎根本就不想走出這後宮。
“父皇,您就帶兒臣去嘛。您都好久沒出過這後宮了。”元化嘟著嘴道。
看著元化這般樣子,知曉皇上為難,一旁的皇後說了起來:“元化,既然想去,就讓李公公帶你去。你父皇還有要事要忙。聽話,啊。”
“太子,走吧。”一旁的李公公微微笑著道。
瞧著父皇的樣子,聽著母親皇後的話語,元化隻好不再強求,跟著李公公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