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礪如今管著整個大秦的計然,性格更加沉穩內斂,縱橫家出身讓他在於那些商人和跟商人類似的官吏之中遊刃有餘。
“陛下,征戰昆侖南半島的商船還沒有回來,現在對秦南半島和嶺南之間的海上商貿來往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就連今年秦南半島上交給太倉的賦稅錢糧都無法運送過來。”
我蹙眉道:“百衝?”
百衝連忙拱手道:“回陛下,此前雖然早有預料,番禺港也加快了造船的速度,但是短時間內也不能滿足商貿的需求……”
“現在有多少船隻在建造?”
“大船需要的木材、漆料等都比較多,而且耗費的時間比較長,臣同治粟內史商議了一下,先建造一些小船,來往秦南半島和嶺南之間當無問題,在建的有七艘。”
我想了想,問道:“琅琊港呢?”
“琅琊港僅是建造大福船便耗費了許多人力和船塢,現在有三艘大福船在建造,實在沒有更多的精力建造商船了。”
我靠在椅子上,盯著屋頂想了一會兒。
“現在造船是不是太奢侈了一點?”
兩人都愣住了,互相看了一眼,疑惑道:“陛下所說的奢侈是……”
“你們看啊,以前大秦造船有沒有什麼刷漆、加厚木板之類的工序?”我擺手道:“當然,那些都是內河船,不是海船,朕的意思是,即便是海船,也不是非得刷漆、加厚木板吧?”
司馬礪看向百衝,雖然番禺港第一次拍賣商船是他主持的,但具體怎麼造船他不太懂。
百衝略一思索道:“陛下說的沒錯,以前造船的工序起碼比現在省了五道,而且內河船也並非不能在海上航行,皇帝出巡至東海時曾乘船射殺鮫魚,那些船都是從內河駛到海上的。”
“嗯。”我點頭道:“從番禺港過去秦南半島雖然遠了點,但都是近海航行,如果將造船的工序縮減一點,是不是可以在節省成本的同時加快建造速度?”
百衝道:“這倒是沒什麼問題,不過如此一來恐怕那些商人就不願意出那麼多的錢購買商船了。”
同樣的價格買質量更次的商品,任誰都不會願意。
“這個不必擔心。”我笑道:“價格低點就低點,若是靠他們買船的那點錢支撐起大秦的歲收,恐怕大秦早就崩潰了。況且朕還有司馬礪,有他在,還用朕擔心大秦的歲收嗎?”
船隻的價格雖然昂貴,但與通商的稅收及帶來的附加利益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
我此舉也不過是為了儘快恢複秦南半島和嶺南之間的商貿來往,如果秦南半島成為了孤島,那通過秦南半島連接昆侖南半島的規劃就是空談。
兩人跟著笑了笑:“既然如此,臣等這就去稟報中書令,儘快完成船隻工序更改。”
“司馬礪。”
“臣在。”
我指著地圖道:“有沒有仔細看過世界地圖?”
世界地圖現在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就連鹹陽城中不少普通百姓都知道地球是圓的、海的那邊還有土地這種說法,儘管大多數人都認為是胡扯罷了。
司馬礪道:“回陛下,臣看過,不過除了大秦和西方周邊的幾個國家外,其他地方臣沒仔細研究過,倒是聽太史令、中書令經常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