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抬頭望天,深沉道:“於睡夢之中,得天所啟!”
……
張良一陣無語。
“哈哈哈,這些事情朕以後再跟你解釋,目前最要緊的是趕緊把江南發展起來。你先試試此策是否可行,若是行不通,再想其他辦法。”
張良隻得點頭稱是,心中對我的好奇愈發重了。
“行了,製糖一事朕明天命人交給你詳細方法。這件事需要去嶺南,你就不必親自去了,派人去做就是,若是成了,可在嶺南單獨開府。”
“今晚你就住在抱月樓,朕命嬴蘭給你留了房間。”
張良走後,我就準備回鹹陽宮處理昨天大朝會的奏報。
雖然朝會都挨個彙報了,但其實跟後世開會一樣,彙報的都是簡報,正式的奏報則要詳細很多,我都得一一批閱。
這些奏報可比平日裡的奏報厚多了,一年的事情都清楚寫在上麵,就算現在已經用紙上奏,每個人的奏報也跟一本書似的,真不知道嬴政那個工作狂是怎麼受得了的……
我剛起身,卻見岐綰腳步匆忙地走了進來。
我有些奇怪,他怎麼來了。一般我出宮都帶著孟合,岐綰主要在宮中處理奏報,很少出宮,偶爾會去中書謁者府看看。
岐綰疾步走到我麵前,躬身一禮:“陛下,鄠邑侯卒了!”
我心中一驚,連忙問道:“什麼時候的事?”
“今天一早。左丞相派人到宮中稟奏,等了許久不見陛下回來,臣怕誤事,便來稟奏陛下。”
“孟合!備車,去鄠邑侯府!”
秦二世四年正月,新年第二天,傳統上的十月,秋高氣爽。
大秦曾經的右丞相、鄠邑侯、隻在史書上和兒子留下了一句“將相不受辱”的馮去疾,死了。
沒有像曆史上那樣被昏庸的秦二世下入大獄,預見到大秦即將滅亡,對他來說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無為、不爭,這是我對他的評價。
史載:鄠邑侯者,去疾也,初為郎,因功授廷尉。及至始皇為帝,為右丞相,二世皇帝從之。秦二世四年正月,鄠邑侯卒,其子劫請歸鄠邑守喪。帝曰:今社稷初穩,強敵環伺,儘孝固大,儘忠不若乎?令太宰吏代之,仍歸內廷。
曰:國之柱石,可中流砥柱。擲作亂,其妻為擲之弟,鄠邑侯曰:今天下初定,帝具賢名,不可助也!足可見其忠。
馮去疾死了,有些人悲痛,有些人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