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規劃秦南半島(2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3135 字 10個月前

我點點頭,笑道:“還是趙將軍領軍有方,治家也是深明其道。朕聽聞趙將軍的夫人頗為聰穎,相夫教子甚為用心,還聽聞在任囂逆賊叛亂時起到了莫大的作用,不知尊夫人哪裡人氏?”

任囂作亂時羋宜並沒有發揮作用,隻是在後來奏報的時候提醒了趙佗,不過試探總得有個理由,真真假假的不影響。

趙佗一愣,不知道我為什麼突然關注起羋宜,沒有時間多慮,連忙回道:“回陛下,拙荊自幼雙親亡故,孤身一人流浪許多年,與臣在嶺南相識,至於過往,莫說臣了,拙荊自己也不記得祖籍哪裡,請陛下明察。”

我嗬嗬一笑,擺手道:“朕隻是隨口一問,無礙。”

沒有試探出什麼,我轉口道:“現在嶺南秦軍有多少屯墾之軍,有多少專戰之軍?”

趙佗恭敬答道:“回陛下,屯墾之軍約四十萬人,因嶺南多是小規模的部族,並沒有多大的威脅,所以專戰之軍極少,隻有七萬餘。”

我點點頭,繼續問起造船的事:“番禺造船廠的船造得怎麼樣了,已經兩年了,原本就可以造船,應該有些建造好的船隻了吧?”

“陛下英明,兩年間番禺造船廠已經有了十二艘船,其中最大的船長達二十二丈、寬五丈,比嶺南水師所有的船都要大!”趙佗麾下有當年司馬錯取商於之地的戰船七十艘,但都是僅在內河航行的小船,最長也不過十二丈,再大就無法在內河航行了。

“甚好。”五十米的船足夠在近海航行了,我起身招手:“你們近前來。”

眾人圍在地圖周邊,我指著中南半島道:“趙將軍應該清楚這裡是占城稻的發源地,可曾聽帶回占城稻的人稟明這裡的地形氣候?”

趙佗微微點頭,應道:“回陛下,據那些人回報,從憑祥往南依舊是深山密林,但行至千裡之後豁然開朗,有大河平原在南,那裡的人主要生活在平原地帶,糧食充足,非常適宜水稻種植!去尋找占城稻的人沒有遇到什麼阻攔,但小心起見,並未與他們接觸,帶了稻種就回來了。”

我手指下移:“應該就是這裡,這裡有方圓四千裡的肥沃平原,盛產稻米,朕希望組建一支船隊占領這裡!好處有三:其一,大秦從嶺南繼續向南阻力會越來越大,糧草補給也越來越困難,占領那裡的密林對大秦沒有過多的益處,還不如直接越過千裡的深山直抵秦南半島平原,這樣其中的蠻族腹背受敵,早晚會歸降!”

“其二,秦南半島產出的稻米可以通過海運經秦南洋、東海,再經大江、德水運到大秦各地。一艘船最多二十幾人,卻可以運送近五萬石糧食,不僅沒有山川阻礙,路上的消耗也大大低於陸運!”

“其三,朕設想將來要向這裡。”我手指印度半島:“昆侖南半島進軍!那裡同樣是難得的適宜耕種的平原,而且麵積比秦南半島大六倍不止!幾乎相當於大秦的麵積。氣候應該與秦南半島差不多,占領那裡大秦也可以多一處糧倉。但艦隊直抵昆侖南半島太過遙遠,中途需要靠岸整頓,秦南半島正可以發揮此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