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耕地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達到了23.5億畝!與其勞師遠征去打那些遊牧民族和中東的丘陵地區國家,占領印度半島的好處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將來從那裡再去征服中東和地中海沿岸也比從西域出發要好得多,最起碼糧草就可以由印度半島供給。
眾人微微點頭,餘禾倒是有些擔憂:“陛下,這昆侖南半島與大秦相隔幾萬裡之遠,有昆侖高山阻隔,無法從陸路抵達,大軍勞師遠征,僅在嶺南就已經水土不服,再往南而去臣恐將士們更不服當地風情,生有異心。”
聽他這麼一說,章邯接著道:“禦史大夫所言有理,即便我軍能攻下昆侖南半島,又如何長久占有?靠海路運送糧草、器械、援軍,耗時甚久,恐怕無以為繼。”
“這的確是需要仔細考慮的。”我讚同道。
他們的擔憂何嘗不是我的擔憂,亞曆山大東征的曆史教訓不能不吸取,從地中海遠征到印度半島跟從關中遠征過去相比,距離雖然不如,但山川阻礙更甚,以現在的技術手段根本沒辦法修路過去,深山密林不是堆人就能征服的。
我掃了趙佗一眼:“其他暫且不表,隻論征服一事,趙將軍有何看法?”
趙佗久在嶺南,對那裡的秦軍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的氣候了解得最為清楚,而且我希望他能自己說出來我想要的答案,征服印度半島並不是我這次的目的。
趙佗仔細考慮了一下,恭敬道:“陛下,嶺南與昆侖南半島基本一線,嶺南的將士已經適應了那裡的氣候,原本臣以為可使嶺南之軍征戰昆侖南半島,隻是……”
我臉上帶著微笑,緩緩道:“但說無妨。”
趙佗見我麵上沒有異色,接著道:“隻是皇帝當年命五十萬大軍及三十萬民夫征戰百越,又使大軍轉為屯墾,與當地女子通婚,便是希望能夠同化百越蠻族。如今二十餘年過去,大軍已經與當地蠻族有了千絲萬縷的聯係,子孫繁多者不在少數,倘若再次征調大軍遠征昆侖南半島,臣恐皇帝的萬世之謀驟然崩毀,請陛下明鑒!”
我眼神微眯,趙佗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八十萬人留守百越同化當地蠻族是嬴政的大功績之一,倘若沒有這種魄力,百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被劃入華夏疆域。
我擺擺手:“都坐下吧。”
眾人落座,我對趙佗道:“趙將軍,你所言有理。不過,十二艘戰船,即便每艘戰船容納百人,不過一千多人,嶺南既有七萬餘專戰之軍,可抽調出三萬人訓練水戰、火槍、銅炮,三萬火槍兵,又有戰船銅炮相助,征服區區一個昆侖南半島還是綽綽有餘的。”
趙佗一愣,疑惑道:“陛下,熟悉水戰的將士臣這裡倒有兩千餘人,可這火槍、銅炮是何物啊?”
我擺擺手,這種東西怎麼能跟他詳細講,目前知道這兩樣東西長什麼樣、怎麼用的,除了火槍營和三公,其餘人都被關在熱武坊,隻是道:“這你不必問,朕自有主張。嶺南已經沒有必要向南推進,便抽調出三萬人,由偏將南石領往番禺操練,此事你回去時朕會命右護軍同你一同前往宣讀詔令。”
趙佗見我已經有了決斷,臉上哪敢有什麼異色,恭敬道:“臣遵陛下令!”
又吩咐道:“其中的旗艦命名為秦南號,艦隊稱秦南艦隊,在番禺建立港口、燈塔,燈塔的樣式朕會命將作府規劃,將來秦南半島、琅琊造船坊、昆侖南半島等航線附近都要建立燈塔。”
李斯疑惑道:“陛下,何為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