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章台前殿。
“昨日西域使臣給朕提了個醒。”我掃視著眾人緩緩道:“此前大秦吞並的地域都是以物易物的蠻人部落,並不涉及錢幣的問題。
然而大秦即將麵對的康居、貴霜、孔雀王朝,乃至今後的希臘、羅馬、迦太基諸國,都擁有他們的錢幣,也就是貨幣體係,大秦欲要完全征服他們,除了武力鎮壓,還需要貨幣戰爭!”
革越起身道:“陛下,六國尚存時同樣有各式各樣的錢幣,然而因為有固定的互換比例,並未互相影響。陛下有此憂慮,可是因為西域使用的是金幣,而大秦使用的是銅幣?”
我點點頭,沉聲道:“正是如此!”
李斯聞言拱手道:“陛下所言貨幣戰爭,可是如管仲齊公喜鹿、魯縞棄農般使敵國缺糧從而擊敗敵國的方法?”
“不錯。”打經濟戰管仲是當之無愧的老祖宗:“大概便是這樣,不過要比這更複雜些。”
我緩緩向眾人提了個問題:“銅的價值不如金高,為何大秦可以使用廉價的銅幣作為主要貨幣,而西方要使用貴重的金銀幣作為貨幣呢?”
眾人互相看了看,依舊是革越率先開口:“是因為西方的貨物價值更高?”
李斯猜測道:“莫非是因為他們那裡金銀多而銅少?”
司馬礪沉默了一會,同樣開口道:“或許是因為他們的貿易更加繁榮?”
眾人七嘴八舌地做了許多猜測。
待眾人安靜下來後,我解釋道:“你們說得對,也不對,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西方的確貿易更加繁榮一些,他們海路通暢,海上貿易相對繁榮,但要說比大秦繁榮就不太準確了。
繁榮是相對的,大秦雖然抑商,但整體的貿易體量要比西方大了無數倍!如果大秦也使用金銀幣作為下幣,那不管多少金銀礦都不夠用的!
其二,如果西方也大規模發行銅幣,他們的國家很快便會崩潰的,原因很簡單,不管六國也好、大秦也好,說得誇張一些,即便用一文不值的紙畫上複雜的圖案甚至也可以作為貨幣而得到百姓認可,何解?”
我掃視了眾人一圈:“因為有國家信用背書!說白了,百姓相信,不管這個國家換幾個王、幾個皇帝,隻要朝廷還是那個朝廷,自己手裡的錢幣就會得到認可,就能拿出去買到東西!這一點從六國與其他小國錢幣受歡迎的不同程度可以窺見。
而西方國家不同,他們的錢幣都是國王、領主發行的,錢幣上大多印著國王或者領主的頭像,一旦這個發行錢幣的人沒了,這種錢幣極大概率就不會得到認可。
所以大秦可以發行以麵額而非重量計的銅幣,當然,其中也會出現劣幣,但整體上不會影響黔首對這種錢幣的信任,西方國家卻隻能發行擁有絕對價值的金銀幣,雖然也以麵額計,但跟大秦的銅幣有著本質的區彆。”
革越有些不解,疑惑道:“誠如陛下所言,金銀幣既然擁有絕對價值,即便換了國王也可以將那些金銀幣熔了再鑄新幣啊?”
我嗬嗬一笑,革越雖然是治粟內史,可對很多經濟規律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