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讓膽寒的樣子,李世民也陷入了沉默。
他很輕易的便能分辨出來,李讓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李讓沒必要在這件事情上欺騙他。
在這件事情上的立場,李讓和他一樣的。
他也好,李讓也好,乃至於滿朝文武也好,肯定都是希望太子能夠一直賢明下去。
廢嫡長而立他子的後果,沒有人比他這個當事人更加明白。
如果有人妄圖謀害太子,那肯定是希望大唐生亂,好藉此從中取利。
沉默片刻之後,李世民轉頭看向李讓問道:“李小子,你覺得,誰的嫌疑最大?”
李讓一愣,隨後不由得有些為難起來。
謀害太子,那嫌疑人可就太多了。
甚至連他,連李世民,都有嫌疑。
一國太子,其代表的意義,可不止是太子這兩個字那麼簡單。
而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這樣一個集團,有的人想進來,也有人想出去,還有人想要謀求更大的利益。
真要論起來,隻要是有私心的人,就都有嫌疑。
李世民這個問題,問得太籠統了,以至於李讓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看出李讓的遲疑,李世民不由得再度開口道:“太子在朝野內外素有賢名,鮮少與人結仇,你覺得,此事會不會是對朕有意見的人所為?”
聽見李世民換了一種問法,李讓頓時若有所思起來。
李世民看似是在問他,實則卻是已經點出了嫌疑人。
對李世民不滿的人。
誰是對他不滿的人?
很多!
整個大唐,包括周邊的小國,恨李世民不死的人有很多。
但能夠恨到要對李承乾下手,以此來報複李世民,並有能力實施的人,不會太多。
算來算去,也就是世家門閥一個對象罷了。
沉思片刻,李讓不由得試探著問道:“陛下以為,是有人通過崔慎大婚一事,混進長安行不軌之事?”
“除此之外,你還有其他解釋嗎?”
李世民也沒有否認,而是很坦然的承認了自己心裡的想法。
在他看來,他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為,尤其是大辦官學一事,已經狠狠的踩到了世家的底線。
畢竟,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溫水煮青蛙的局,世家沒道理看不透。
再加上今日崔慎大婚,遍邀四海賓客,可以說是為有心人潛入長安提供了巨大的有利條件。
種種因素相加,實在是很難不讓他多想啊。
李讓直視著李世民的眼睛,見他似乎已經篤定對太子下手的人就是世家,也不由得微微頷首道:“不排除這個可能,不過,太子殿下所在的位置,本身就處於風口浪尖之上,見不得我大唐強盛之人也不少,臣以為,還是應當嚴查。”
李讓的話音剛落,李世民便立即點頭道:“朕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朕準備將此事交給你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