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這句話,像是用儘了李承乾所有的力氣。
他不是傻子,他很清楚李讓此舉為大唐解決了多大的麻煩。
皇家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確實有些不儘人意,一切的原因,隻因長孫家與皇家是姻親,李讓是個平頭老百姓。
之前他還以為父皇就是單純的給他找了個伴讀,倒是沒料到原來這其中還有這許多彎彎繞繞。
見李承乾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李讓也不再多說。
李世民將他安排在東宮,其實就是變相的告訴長孫無忌他對李讓的看重。
在這件事情麵前,李承乾能起到的唯一作用,便是保障他的人身安全。
而想要解開這個死結,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
要麼皇家再分出一分利益給長孫家,要麼李讓自己給補足長孫家的損失。
總歸都是利益在作祟。
李讓乖乖來到東宮,還陪著李承乾忍受著那些折磨,就是在等李世民最後的處理結果。
李承乾在愧疚,李讓在胡思亂想,於是大殿裡的氣氛徹底陷入了沉默。
兩個小太監悄悄收走了擺在兩人麵前的碗筷。
吃飽喝足,李讓也準備繼續回去補覺,白天趴在案幾上睡得很不舒服。
“太子殿下,若是沒什麼事情的話,草民就先告辭了。”
李承乾心不在焉的罷罷手。
見到李讓已經走到大殿門口,忽然出聲喊道:“李讓,過些日子是孤的生辰,屆時孤會邀請舅父來東宮飲宴。”
李讓回首笑道:“殿下是想要為草民求情?”
“你對大唐有大功,理當如此。”
李承乾在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格外認真。
李讓沒有拒絕,這本就是皇家欠他的。
信步走回居住的地方,李讓的思緒在瘋狂運轉。
想要化解與長孫家之間的矛盾,自然不是李承乾從中說項一下就可以。
鹽鐵生意究竟有多大的利潤,李讓再清楚不過,更何況長孫家的鹽鐵生意遍布大唐,其中的利益之巨,更不是長在深宮之中的李承乾能夠想象的。
李世民或許已經在考慮重新分割一塊蛋糕給長孫家。
但李讓又怎麼可能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李世民身上,萬一李世民不舍得,為了利益犧牲自己呢,那不是丸蛋?
說到底,自己一沒有權力,二沒有靠山,簡直就是軟柿子中的軟柿子。
犧牲他來平息長孫家的怒火,算起來可比真金白銀的送出去一塊蛋糕劃算多了。
李二應該,不會那麼無恥吧?
不能賭啊。
想了半天,李讓還是覺得不能賭,萬一李二就有那麼無恥,那他就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了。
那就還是從利益出發吧。
在腦海中複盤了一下長孫家對自己敵意的來源,李讓迅速做出了決定。
他打算給長孫家補足因為自己獻上製鹽之法而損失掉的利潤,順便再將長孫家和自己綁在一起。
鹽的利潤很大,但比鹽利潤更大的東西,李讓身為一個穿越者,還是能勉強拿得出來幾樣的。
“香水、玻璃、肥皂、水泥、炒菜、水車、水磨、曲轅犁......”
李讓像是報菜名一般,迅速說出了好幾種在這個時代大有可為的東西。
最終,他鎖定了香水和肥皂。
為什麼要選擇香水和肥皂呢,很簡單,因為這兩樣東西的利潤最高,製作流程最簡單,而且香水和肥皂是消耗品,不管產出多少貨品市場都能消耗掉。
其他的東西,像是水車曲轅犁這些農具,大多都是一眼便能仿造,而且市場占有率不大的東西。
而水泥和玻璃,利潤倒是高,但製作過程太過於繁瑣,還得建窯,還得煉焦,還得提純原材料。
回到房間裡,將原材料一一寫在紙上,抬手招來守在門外伺候的小太監吩咐了幾句,便將紙條交給了他。
不知道是不是李世民交代過東宮,東宮裡伺候的宮人太監對於李讓的要求,幾乎可以談得上有求必應。
李讓昨夜才讓小太監給他準備那些原材料。
第二天一大早,李讓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那些東西便已經出現在他居住的小院子裡。
李讓圍著這些東西轉了一圈,確認沒什麼遺漏之後,才慢慢的朝上早課大殿走去。
和昨天一樣,李讓今天又來遲了。
連帶著昨天沒抄的三遍《禮運》,今天又翻了一倍,也就是他需要抄九遍。
但...問題不大!
抄書,抄書是不可能抄書的,反正他馬上就能離開東宮,暫且虛以委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