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承乾的好意(1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6946 字 10個月前

“政事堂送來的奏折何在?”

老李綱中氣十足的聲音傳遍了大殿。

隻能說老李綱不愧是三代太子師,光是這中氣十足的聲音,便如洪鐘大呂一般敲擊在李讓的心上,讓他完全生不起不聽不敬的心思。

兩個小太監抬著一個木箱子走進了大殿正中,彎腰行禮道:“李師,政事堂今日送來的奏折悉數在此。”

老李綱點點頭,自木箱裡取出一封奏折看了幾眼,隨後便扔給李承乾。

李讓沒了睡意,便湊到李承乾身邊,和他一同看奏折上記載的內容。

這是一封山東大旱的折子。

像這種地方災情的折子,算是國事裡最簡單的折子,因為地方官員已經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

而李承乾要做的便是在奏折上批閱準或是不準即可,沒什麼難度。

李承乾手持朱筆,每看完一封奏折,便會在上麵批閱上自己的建議。

李承乾批閱的每一封奏折,老李綱都會再過一遍。

隻要他覺得沒什麼問題,便會移交政事堂發還地方。

若是有問題的折子,他會先指出李承乾批閱建議中的不足之處,再告訴他這件事情怎麼處理才算妥當。

看著他們師徒情深的樣子,李讓坐在一邊就很突兀了。

他不懂政事,也沒學過怎麼處理國事。

縱然他的眼光超越這個時代一千多年,但他從後世帶過來的那些東西,都是一些專業性很強很具體的事物,與國事也扯不上什麼關係。

所以很快,李讓的眼皮子就開始打架了。

但這一次李承乾沒有慣著他,每當他要伏案而睡的時候,忙碌的李承乾便會抽出一隻手將李讓扶起來。

也不知道他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

老李綱倒是完全不在意,他已經知道李讓為何會來東宮,也知道李讓在東宮待不長久,所以對他顯得很是寬容。

一大箱子奏折,李承乾終於趕在宮門落鎖之前批閱完成。

老李綱將有問題的奏折挑出來,沒問題的便讓東宮的屬官的送到政事堂。

如此,今日的課業便算是徹底結束了。

忙碌了一天,東宮尚膳監的廚子為兩人上了一份簡單的飯食。

李承乾一邊吃著飯食,一邊欲言又止的看著李讓。

片刻後,臉上的欲言又止化作一聲長長的歎息。

李讓似乎沒有察覺到李承乾的情緒,隻是自顧自的吃著自己的飯菜。

吃完了東西,李承乾終於還是忍不了了,他看著李讓問道:“李讓,你今日睡了一天。”

李讓茫然的點點頭:“是啊,有什麼問題嗎?”

“你......”

李承乾的胸膛起伏起來,恨鐵不成鋼的問道:“這麼多博學大儒悉心教導,你就用來睡覺?”

李讓雙手一攤:“太子殿下此言差矣,他們悉心教導的是您,可不是草民。”

李讓無所謂的態度讓李承乾一時氣急,但良好的教養又讓他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半晌後,李承乾忽然悠悠的問道:“既然你不喜歡太子伴讀這個身份,又為何要答應父皇來東宮讀書?”

“這個嘛...”

李讓蹙眉沉吟片刻,隨後反問道:“太子殿下可知,草民為朝廷獻上了製鹽之法,讓從此大唐再無缺鹽之苦?”

“孤自然是知道的,若非如此,孤也不可能同意父皇隨意往東宮塞人。”

李承乾的小臉上露出狐疑之色:“正因為如此,你才更應該珍惜這個在東宮學習的機會才是。”

聽見李承乾理所當然的話,李讓下意識的翻了個白眼,隨即朝李承乾拱手問道:“殿下可知,大唐的鹽鐵生意是誰在操持?”

“自然是......”

李承乾剛想應聲,下一刻臉色便像是吃了翔似的難看起來。

半晌之後,他問道:“這便是父皇安排你進東宮的原因?”

李讓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目露探究之色的看著李承乾問道:“這麼說來,太子殿下很滿意如今的生活?”

李承乾被李讓的話問得一愣,眼中倏地閃過一抹迷茫,隨即不太確定的點點頭。

而後臉上不自覺的露出羞惱之色,不忿道:“現在是孤在問你,不是你在問孤。”

李讓臉上露出一個詭異的笑容,笑道:“既然太子殿下覺得草民不上進,那還請殿下在趙公麵前替草民分說一二,如此,草民自會離開東宮。”

李承乾的眉頭緊緊皺起:“孤為何要替你......”

話說到一半,李承乾忽然住嘴。

李讓饒有興趣的看著李承乾的神色變幻,就見他的表情從最開始的不忿,一下子轉為羞怒,最後又轉為愧疚。

“此事,確實是皇家處理得不妥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