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交易達成(1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7258 字 10個月前

李世民收走秘方,交給了忽然出現在大殿之中的一個影子人。

就跟當初拿走火藥秘方時一模一樣。

李讓算算時間,從他離開太平村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時辰。

他承諾過最晚一個時辰便會回去,便準備起身告辭。

“李小子。”

“臣在!”

李讓還未開口道彆,李世民便率先開口了。

他望著李讓,眼神之中除了驚喜與打量之外,還多了一種李讓看不懂的神色。

“你替百家求一座書院,也是因為此事嗎?”

李讓一愣,對上李世民眼神之中的探究之色時,心裡麵忽然明白了李世民為何有此一問。

李世民可能覺得他讓百家建一座書院,是為了對付世家門閥做準備。

不過,李讓是真的沒想那麼多。

他隻是單純的想要點亮大唐的科技樹,為了享受無數新發明帶來的便利罷了。

當然,這話肯定不能和李世民說。

因為在這個時代,懶惰是一種被所有人唾棄的東西。

所以李讓準備換一種說法。

他故作沉思之態,思慮片刻之後,輕輕搖頭道:“臣隻是單純的覺得百家造出來的東西,或許能造福天下百姓,僅此而已!”

此言一出,就見李世民頓時露出滿意的神情。

“你...有心了!”

這句誇讚,李讓恬不知恥的收下了。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同樣一件事,用不同的話說出來,就能起到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就拿百家建造書院一事來說,李讓要是實話實說,換來的一定是李世民的訓斥。

但李讓換了一種說法,將天下百姓扯了進來,換來的便是李世民的誇讚和欣賞。

但其實兩種說法本質上是一樣的,百家造出來的東西能夠福澤天下百姓,自然也能福澤李讓。

因為李讓,也是天下百姓之一。

李世民也沒有繼續追問,隻是輕輕罷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因為沒什麼好問的了。

縱然在書院一事上李讓存了其他心思。

但這句大義凜然的話一出口,李世民便沒了繼續深究的理由。

否則倒顯得他這個帝王心胸狹隘了。

李讓站起身來,想了想還是拱手道:“陛下,臣竊以為軍人的天職乃是保家衛國。

不管什麼原因,對於自家百姓出手之事都絕不可取。此等惡行,無異於自毀根基。

須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還請陛下明察。”

李世民聞言,忽然輕笑道:“朕知道了,你不用與朕講什麼大道理,此事,朕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謝陛下,如此,臣告退!”

李讓倒退著出了大殿。

走在太極宮的禦道上,大雨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停了。

李讓想了想,拐到去了東宮尋了一套衣衫夾在手裡,這才出了朱雀門,牽著馬慢慢的朝出城的延興門而去。

剛剛踏出長安城,李讓便迅速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將李世民穿過的舊衣裳換下,這才打馬朝著太平村狂奔而去。

穿著李世民的衣衫在大街上逛,是為了向所有人表現李世民對自己的寵愛。

出城便換下衣衫,是為了告訴所有人,我李讓是個識趣的人,不會恃寵而驕,也無意與誰爭奪什麼。

這是李讓能做的最大限度的退讓。

若是如此,還是有人想要上趕著找他的麻煩,那他們一定會體驗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李讓狂奔至太平村口,王叔躺下的地方還有著淡淡的血跡。

看著地上那攤血跡,李讓的臉色便陰沉下來。

然後徑直牽著馬朝村長王叔家走去。

王叔家門口,站滿了圍觀的村民,趙大伯,錢三叔,張家二叔三叔,王家的二叔三叔赫然在列。

見李讓牽馬而來,村民們自發的給李讓讓開一條道路。

趙大伯急忙迎了上來,憂心忡忡的問道:“二娃子,官兵那邊?”

“沒事了,都解決了,往後不會再有人來找麻煩,告訴大家,該怎麼過日子還是怎麼過日子,一切有我呢。”

李讓拍了拍趙大伯的肩膀,在一群人欲言又止的神情之中踏入了王叔家正堂。

房裡擺放著一張床,王叔光著身子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如紙,身上頭上紮滿了銀針。

被一矛洞穿的胸膛處上麵被裹上了一層黑乎乎的藥膏。

李承乾派出來的禦醫一臉凝重的坐在床邊,不時的動一動銀針或探探鼻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