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能,二娃子已經免了咱們這麼多租子,要是還出現缺斤少兩的情況,那還是人嗎?”
“都是頂天立地的漢子,哪能去做這種讓祖宗蒙羞的事情。”
“老頭子活了一把年紀了,最見不得的就是奸猾之人,彆的地方不敢說,額們胡家村子要是有人做出這等丟人現眼的事兒,老頭子不把他沉塘都對不起老頭子這幾十年清名.......”
“俺也一樣!”
“......”
李讓這話本身帶著幾分玩笑意味,但其實也是說給幾個鄰村的宿老聽的。
除了告訴他們自己是個和善的人之外,也是在告誡他們,自己這個侯爺不是泥捏的。
可以施恩,也可以施以雷霆之怒。
胡太爺也是個人精,立即就表現出來一切以侯爺為主的態度。
也順便強調了一下他在宗族之中依舊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目的達到,李讓也不再繼續多說,笑著打圓場:“也沒那麼言重,小懲大戒即可,本侯相信本侯的封戶都是實在人,斷然不會做出這等事情來。”
這些話說完,李讓今日舉辦這個宴席的目標就已經完成了。
而經過李讓這麼一施恩,宴會之間的氣氛又更活絡了幾分。
隻是大多數村民看李讓的眼光就有些不一樣了。
除了慈愛以外,還有幾分欣慰。
這個孩子,確實沒有讓他們寒心。
......
......
侯府的宴席一直從早上延續到晚上,算是真正的做到了賓主儘歡。
是一場很成功的宴席。
李讓喝了個酩酊大醉,第二天起來之後隻感覺整個人都是飄的。
但他依舊不能閒下來。
村民們宴請過了,接下來就是宴請長安城的勳貴們。
宴請勳貴們,規格與鄉村大席肯定是有著雲泥之彆。
鄉民們要求的是吃飽吃好。
而勳貴們要追求的是一個高級的社交圈子。
所以李讓風吩咐周行將剩下來的肉食帶人分給村民們之後,就開始對家中的廚娘進行培訓。
首先,府上廚娘們的手藝李讓是認可的,但勳貴們認不認可他就不知道了。
所以,李讓決定教會她們炒菜。
以炒菜這種新奇的菜式來招待勳貴們,無論如何也不能算是落了他們的麵子。
要知道現在整個長安,也就莒國公唐儉府上有炒菜這種東西,還是偷師李讓。
若非貴客上門,唐儉等閒不會以炒菜招待。
而有幸去唐府嘗過炒菜的味道的貴人,對於這種新奇的菜式更是讚不絕口。
但唐儉對於炒菜的方式捂的很緊,勳貴們又拉不下臉來求李讓這個小輩教。
以至於炒菜在長安城之內一直是個傳說。
李讓教了六個廚娘三天,然後就宣布他們出師了。
能到勳貴府上當廚娘的人,都算是有點天賦在身上的那種。
李讓又不是專業的廚師,他教的那點東西,廚娘們學起來根本不廢什麼功夫。
培訓好廚娘之後,李讓又帶著周行開始了第二輪忙碌。
第二輪忙碌的內容很簡單,但是很累,就是去長安城各家府上送請柬。
沒法子,周行和李讓一樣,在長安的管家圈子裡屬於新人。
李讓需要先帶他去認門,順便認人。
以後像這種事情,就是管家與管家之間的聯動。
但在周行沒有熟悉各家之前,李讓隻能親力親為。
先將那二十幾封拜帖送到一些李讓不熟悉的大佬府上,如冀國公,虢國公,河間王,宋國公,武昌公,潞國公之類的。
反正該做的事情做到位,不能讓人落了口舌。
然後是送請帖。
按照關係遠近來說,李讓先去了任城王這位未來老丈人府上。
接下來是唐儉府上,程咬金,長孫無忌,牛進達,柴紹,張公謹......
在長安城逛了一天,李讓像是散財童子似的,不僅送出去了幾十封請帖,也順便送出去了幾千貫銅錢。
主要是上門拜訪不好空手去。
他可不是程咬金,程咬金不要臉,他要。
等送完請帖回到太平村,李讓已經是累得精疲力竭了。
然後第二天,依舊是重複第一天的工作。
當李讓將長安城中所有的勳貴都照顧到位之後,八月也到了尾聲。
九月初九,狂烈的西風將太平村中間那顆銀杏樹掉落的葉子吹得漫天飛舞之時,侯侯府的答謝宴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