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又升官了(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6722 字 10個月前

李讓抬起手捂住耳朵,不滿道:“知道了知道了,囉裡吧嗦......”

最終,李讓還是不情不願的踏出了侯府,走到了太平村中間那棵已經掉光了葉子的銀杏樹下。

看見李讓,正在笑嗬嗬的聽著一群村民吹牛逼的二叔公招手道:“二娃子,過來。”

李讓搓揉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臉,強撐出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容,走到二叔公麵前。

“二叔公,您老有何吩咐?”

“嗬嗬......”

“是這樣,老頭子琢磨著這不過完元正還有一段時間才到春耕,不如趁著這個間隙,將幾個村子的年輕男女都聚集起來,也好多成全一些小輩,多生些子嗣......”

聽完二叔公的講述,李讓明白了二叔公的意思,又要辦一場相親大會唄。

李讓剛想點頭,忽地靈光一閃道:“二叔公,孫兒也有個事情想跟大家夥說一說,這不昨天陛下又給孫兒升官了,讓去揚州做彆駕,四品官呢,既然您老要辦相親大會,不如由孫兒牽頭,將升官宴也一起辦了。”

二叔公一愣,忍不住驚呼道:“啊,又升官啦,還是四品,那是大官兒啊。”

李讓煞有其事的點點頭:“是說啊,就是這揚州有點遠,孫兒想著這一去揚州可能又是幾年回不來了,大家湊一塊兒熱鬨熱鬨,您覺得怎麼樣?”

“嗬嗬嗬,好事,這是好事啊,就該這麼辦。”

二叔公一錘定音,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

李讓又升官了,這對於太平村來說可是天大的喜事,至於去揚州為官,那又怎麼樣,總歸是去當大官的。

鄉民們不懂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在他們看來,隻要李讓升官,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很快,李讓升官的消息就在村子裡蔓延開來。

一群鄉民的話題也從昨日的爆炸轉移到了李讓升官這件事情上。

十九歲的四品官,讓整個太平村的鄉民都與有榮焉,直言太平村的風水就是好,竟然出了這麼個大官。

而李讓和二叔公聊完事情之後,便迅速逃離了漩渦中心,大有一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風範。

轉移話題,最簡單不過的手段了,但是很有效。

回到府中之後,李讓的心情總算是好了一點。

召來管家周行,讓他去安排宴請村民和舉辦相親大會的事情。

李讓便叫人喊來虎子哥,開始商議辦私塾和養豬場的事情。

如二叔公所說,春耕之前,大家都有閒暇的時間。

而這兩件事情從李讓大婚開始就在謀劃之中,現在也到了該落地的時候。

虎子哥應邀前來,朝李讓笑道:“咱們村的村民沒什麼意見,至於胡家村李家村和趙家村,他們之中依舊有人對私塾一事抱著疑慮,我的意見是,純自願,不願意送娃兒來的上學的,就算了。”

李讓點點頭,有人不願意送孩子讀書識字,本就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畢竟李讓的話說得好聽,減大家的租子,但不到收租子那天,誰也不敢確定。

萬一李讓變卦,莊戶人家如何能供養得了一個讀書人?

所以,李讓果斷同意了虎子哥意見。

自願那就自願,反正私塾我修了,先生我請了,你們不來,那是你們的損失。

養豬場不耽擱農時,更何況養了也不怕賣不出去,倒是沒有人有什麼疑慮。

二人商議了半天,總算將所有的事情定下章程,接下來就是侯府撥錢,召集幾個村子的壯勞力開乾。

不過具體怎麼做事就和李讓沒關係了,李讓給了虎子哥充分的信任。

或者說,李讓對於廣大勞動人民總是充滿了信任,李讓相信他們一定會商議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案的。

又了了一樁事情,李讓在長安要做還沒做的事情便隻剩下兩件了。

其中一件不足為外人道,而且也還不到時間,李讓便沒有投入過多的精力。

另一件,便是送龍陵出嫁。

龍陵出嫁的日子還沒定下,所以李讓隻能等,而這一等,就是半個月過去。

上元佳節,百姓們已經很少議論火器局爆炸之事。

除了報紙上依舊會有人發表文章,質疑官方給出來的火器局爆炸的緣由之外,對於百姓來說,就好像此事從未發生過一般。

更讓百姓們津津樂道的,是當朝弘化公主與吐穀渾大漢的婚期。

二月二,龍抬頭,宜婚嫁,宜出征。

上元節這一日的報紙上一共刊登兩件事,一件是弘化公主將於二月二出嫁和親,

另一件事,則是大唐江南水師將於二月二這一天開赴嶺南。

隻是兩件事情的熱度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弘化公主出嫁一事,百姓們耳熟能詳,至於這打仗,除了少數人關注之外,百姓們是不怎麼關心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