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龍陵出嫁(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7071 字 10個月前

李讓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吳三急忙住嘴,而後小心翼翼的左右打量了一下。

看著吳三小心翼翼的樣子,李讓不由得一頭黑線。

下一秒,吳三忽然反應過來這裡是侯府,不由得有些尷尬的摸摸像是被狗啃過的腦袋。

見吳三已經充分的領會了自己的意圖,李讓朝他招了招手,問道:“怎麼樣,現在有把握在三個月內花光這三千貫嗎?”

吳三的表情嚴肅起來,拍著胸脯道:“侯爺放心,小人定不負侯爺所托,若是三個月之內花不完這三千貫錢,小人提頭來見。”

“嘖。”

李讓嘖了一聲,搖頭道:“沒那麼誇張,總而言之,彆心疼錢就是了,往後每個季度,我都會讓人送錢給你。”

吳三堅定的點點頭,再度保證道:“還請侯爺放心,小人雖然沒什麼本事,但勝在認識的人多。”

“呼~”

李讓吐出一口濁氣,對著吳三罷了罷手。

“去吧,彆讓我失望。”

吳三起身,腰杆挺得筆直,李讓竟從他的身上看出了些許悲壯的意味。

送走了吳三,又安排兩個人幫他把錢運去長安,李讓便開始了擺爛生活。

白天就去化凍的渭河裡釣魚,經過一個冬天的饑寒交迫,渭河裡的魚兒們對於李讓的投喂可以說是歡喜極了。

李讓也罕見的過上了每日出必不空軍的日子。

至於晚上,就夜夜笙歌唄。

月兒和娟兒被金城納進後院之後,經過李讓的日夜調教,終於有了點情趣,也有了能夠徹底將李讓榨乾的能力。

李讓可謂是享儘齊人之福啊。

比較令人遺憾的是,金城始終不願意大被同眠,說是什麼要臉,讓李讓很是惆悵。

臉這玩意兒,要來乾嘛,又不能當飯吃。

至於因為年紀太小,隻能單獨居於一間臥室,每日裡都氣鼓鼓的婉容,則是被所有人華麗麗的無視了。

用李讓的話來說就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家家的湊什麼熱鬨。

氣了好幾次都沒用,婉容也接受了現實,每日裡都用一張臭臉對著李讓。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

終於,二月二這一天如約而至。

春和景明,萬物複蘇,塞外積雪化凍,道路暢通,一位可憐的女子也終將以身飼虎。

長安之中,丈寬的紅毯自鴻臚寺至開遠門,順著漕渠一直鋪到了灃河河岸。

百姓們更是齊聚鴻臚寺,將鴻臚寺外的街道擠得密不透風,更誇張的是,就連樹上都密密麻麻的爬滿了人群。

而百姓們如此作態,隻為一睹那隻在報紙上聽過的奇女子,弘化公主的尊容。

兩國和親,百姓們就算再怎麼遲鈍,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自發的相送,更是百姓們在向那位即將遠嫁的奇女子表達他們的敬佩與憐憫。

“嗚~”

低沉而又渾厚的號角聲響起,這是吐穀渾使迎親的信號。

大唐的公主出嫁,自然要以禮樂相送,沒奈何公主是遠嫁他國,他國不識宏正雅樂,唯有如此蠻夷之音。

“吱呀~”

鴻臚寺衙門厚重的木門打開,圍觀的百姓們同時噤聲,靜靜的看著那大門之後的寶馬香車。

“篤篤篤~”

馬蹄聲響起,一群身著羊皮大襖腰懸彎刀的吐穀渾漢子打馬而來,列於鴻臚寺大門兩側。

為首的漢子跳下戰馬,來到大門前單膝跪地作蠻族禮節,恭聲道:“吾受吾國大汗之命,前來大唐接應公主歸國,合兩姓之姻緣,結兩國之盟好,臣,恭請公主鑾駕上路!”

漢子的話說完,兩列的吐穀渾武士齊聲暴喝道:“恭請公主鑾駕上路。”

吐穀渾武士齊齊單膝下跪,鴻臚寺大門之後便走出一人。

正是李讓的便宜老丈人李道宗。

在一群使節麵前站定,李道宗緩緩將手中的聖旨打開,念道:“婚禮者,合二姓以嘉姻,敦百年之靜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也不知李道宗誦念的究竟是聖旨還是婚書,總之晦澀難懂。

念完之後,李道宗側過身子,高聲道:“時辰到,禮樂起,恭請大唐弘化公主~”

李道宗的話音一落,宏正的禮樂聲便響徹長安,六匹白馬所駕的婚車,緩緩自鴻臚寺內駛出。

百姓們屏住呼吸,死死的瞪著宛如一棟移動宮殿似的馬車。

馬車並未在門前停留,而是徑直在吐穀渾武士的護衛之下,順著紅毯朝著開遠門而去。

緊隨其後的是大唐的送親隊伍,在後麵是弘化公主的嫁妝,長長的車隊綿延不絕,不知何時才是儘頭。

而李讓,這位李世民欽命的副使,此刻同樣是一身盛裝,麵無表情的打馬走在送親隊伍的最前方,緊緊的跟在龍陵的馬車之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