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附庸風雅(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6638 字 10個月前

笑吧,好好的笑吧,一會兒你們就該笑不出來了。

李讓應戰了,王行舟便迅速安排人撤下宴席之上的殘羹剩肴,重新上了一桌子好酒好菜。

酒菜到位,王行舟並不打算給予李讓太多思考的時間。

稍微收斂一下臉上的笑容,朝著李讓拱手道:“李縣侯於詩文一道乃是大家,按理說當由侯爺來起這個頭,但畢竟李縣侯遠來是客,吾等雖然不才,但待客之道尚且粗通一些,這第一回合,便由李縣侯出題,吾等作答,如何?”

聽完王行舟的一通屁話,李讓不由得隱晦的翻了個白眼。

這話乍一聽沒什麼毛病,若是官場之外的人聽見,還以為王行舟當真待客有方。

實際上就是在誘導李讓喧賓奪主。

他話裡話外都在說李讓遠來是客,既然是客,那自然是客隨主便,哪裡有客先出題的道理?

李讓要是真信了他的屁話,信不信明天整個揚州城就會盛傳他這個新任揚州二把手不懂規矩。

說白了,王行舟這是不想讓人說他欺壓客人,又不想讓李讓搶占先機,畢竟他是主人,肯定不能直接說他要先出題。

典型的又當又立。

世家的老習慣了,李讓見怪不怪。

但王行舟肯定想不到,這番話卻是正中李讓的下懷。

開玩笑,李讓本來就是要裝逼的,王行舟不刁難他,他還怎麼裝?

於是,李讓非常善解人意的開口道:“王刺史說笑了,本官遠來是客,自當客隨主便,豈能做出這等喧賓奪主之事,若是本官來出這個題,反倒叫人笑話本官不懂規矩。這第一回合,還是由諸位同僚出題比較好,王刺史以為呢?”

王行舟麵色不變,回道:“李縣侯言重了,你我俱是揚州同僚,大家同朝為官,哪有什麼喧賓奪主的說法,李縣侯隻管出題便是。”

李讓搖頭道:“有道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本官若是壞了規矩,隻怕日後人人效仿,那這詩會也就變成了群魔亂舞大會,王刺史就莫要多言了,還請出題。”

雙方拉扯了好幾個來回之後,總算是走完了過場。

王行舟本來也不是真心要李讓先出題,現在麵子問題解決了,自然就不再謙讓。

先是打量了一番躍躍欲試的一眾屬官,見眾人士氣旺盛,不由得微微一笑,問道:“諸位同僚,既然李縣侯不願喧賓奪主,吾等若是再謙讓下去,這酒菜就該冷了,不知哪位同僚願意出題?”

此言一出,一眾官員紛紛搖頭。

這第一題,自然當由他這個揚州刺史先來,這點規矩,他們懂!

見狀,王行舟也不再多問,轉頭朝李讓笑道:“李縣侯,本官不善詩文,自然也搜刮不出來什麼典故為題,既然今日乃是接風之宴,不如便以此宴為題,做一首七言律詩,如何?”

李讓晃了晃腦袋,指著麵前的酒宴問道:“就這?”

王行舟點點頭,繼續補充道:“至於時間,便以一炷香為限。”

李讓哦了一聲,心裡卻在暗想,這王行舟莫非是怕他們輸得不夠難看?

他還以為王行舟會引經據典的給他出一道什麼難題呢。

結果......

就這!

看不起誰呢?

見李讓愣神,王行舟還以為是自己出的題太難,畢竟他限製了七言律詩。

律詩,最重格律,其次對行文也有很高的要求,再加上還是應製詩。

諸多條件相加,想寫一首好的律詩出來,好像是有那麼點難。

不過,王行舟完全沒有要開口降低難度的打算。

以宴席為題,本就是他靈機一動想出來的題目用來為難李讓的。

引經據典當然能出難題,但引經據典的應製詩文都有相應的格式,鬼知道李讓是不是早有準備?

萬一他早就翻閱了許多典籍,做出了許多應製詩,隻等著今天用來打他們的臉呢?

這個可能雖然小,但能杜絕就要杜絕。

而以宴席為題,雖然不難,但李讓總不可能早就做好了等著他吧?

更何況他還做出了許多限製。

就這種題,李讓就算是詩詞大家,也不可能即興就能出一首傳世之作吧?

所以,當他發現李讓在愣神之後,臉上便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

他仿佛已經看見了李讓詩詞大家這個人設,在江南士族麵前崩得稀碎的場景。

也仿佛看見了李讓化身小受,不管江南士族提出什麼條件,都隻能一臉屈辱點頭答應的畫麵。

江南士族,終將在他們這一代人的手裡,強勢崛起!

哎呀~美滴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