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閒過頭了(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5172 字 10個月前

“侯爺,好了!”

陳一準備好魚竿魚護,小心翼翼的湊在李讓身旁問道:“侯爺,這馬上過節了,咱們還去釣魚,會不會不太好?”

李讓斜眼問道:“哪裡不好了?”

陳一囁喏了一下嘴唇,臉上露出思索之色。

半晌之後,頹然歎息道:“好像是沒有哪裡不好。”

“彆廢話,走了!”

李讓才不管什麼過節不過節的,反正大唐的年沒有年味。

嗯,也不能說沒有年味,主要是他對江南不熟,儘管各大世家請他去做客的請帖收了一遝,但他還是懶得去。

而且大唐最重要的節日並非元正,而是元正過後的上元節。

帶著護衛出了府門,坐上晃晃悠悠的牛車出了揚州城,李讓一下子就活了過來。

隋唐時期是曆史上有名的溫暖期,隋唐時期的江南彆說下雪,就連結冰的情況都很少出現。

所以李讓今日隻著一襲春衫,便能完全阻隔空氣之中的寒濕氣流。

大冬天穿春衫,這要是放在關中,那就是傻逼行為,但是在江南就很尋常了。

揚子江畔,和李讓一樣打扮的人不在少數,儘管今日乃是元正,但仍有儒衫文士閒坐垂釣,青衫士子攜美泛舟。

一江兩岸,儘顯江南風流。

李讓帶著幾個親衛順著揚子江的上遊走去,直至將揚州城遠遠地甩在身後才停下腳步。

這是揚子江上遊的一處洄水灣,水流平緩波光粼粼。

這樣水流緩慢的地方,向來是魚兒最愛聚集覓食的地方,在此處打窩,今天定能收獲滿滿。

陳一熟練的將特製的收縮凳打開,放在江岸一塊光滑的石板上,在收縮凳後麵豎起一杆遮陽傘,將食盒之中的米酒,零嘴一一取出擺放好。

李讓打開餌料盒,將餌料拋灑至江水打窩。

打窩的餌料用的是發酵過三天的白米飯,用豬油稍微拌一下。

聞起來,味道不可描述,但......效果很好。

據說是因為魚吃了容易竄稀,竄稀容易餓,餓就容易吃餌料。

總的來說,這是一種左腳蹬右腳能上天的良性循環。

收起打窩用的餌料,李讓取出一個小的餌料盒打開,從盒子裡鉤出一條蚯蚓掛在魚鉤上。

甩杆,放線,立浮標,一氣嗬成。

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

釣魚,是一個非常考驗耐心的事情,而李讓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甚至可以說他是有耐心過頭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他看見有魚上鉤了,但他懶得提。

懶散的靠在遮陽傘上,一邊看著魚兒掙紮,一邊往嘴裡小口小口的灌著米酒。

“閒釣江魚不釣名,瓦甌斟酒暮山青,醉頭倒向蘆花裡,卻笑無端犯客星。”

李讓恬不知恥的剽竊了東甌散人崔道融的《釣魚》,頓時引來親衛們的一片叫好之聲。

他則是趁著魚兒即將脫鉤的最後一刻,瞬間將魚竿抽離水麵。

一尾巴掌大小的鯽魚進了魚護,李讓給魚鉤換上新餌,繼續靠在遮陽傘的傘杆上發呆。

“嘩啦~”

第二尾魚兒上鉤,魚兒拖著浮標不斷撲騰,但李讓連看一眼都欠奉,依舊坐著發呆。

“李縣侯,上魚了!”

一道蒼老的聲音傳來,李讓回過頭去,隻見一老叟身披蓑衣,腰懸魚簍,以魚竿做拐,緩緩朝他走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