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願,這個名字李讓在後世的時候聽過。
儘管他不太清楚劉仁願這一生之中做了些什麼牛逼的事情,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個名字他聽過。
能在煌煌史冊之中留下名字的人,一定是非常牛逼的。
所以在聽到劉仁願這個名字的第一時間。
李讓就知道。
他收集人才的時候。
來了!!!
哪個穿越者還沒有點人才收集的小癖好呢?
李讓當然也有。
他手底下太缺人才了,非常非常缺。
之前在長安的時候不收集人才,是因為已經出名的人才都是彆家的,他沒辦法。
而那些已經降世,但還沒有嶄露頭角的人才,比如傳說中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打得吐蕃找不到北的裴行儉,他則是沒資格收集。
人家有靠山,薛仁貴出身河東薛氏,裴行儉出身河東柳氏,都是超級世家的子弟。
至於什麼許敬宗,李義府,上官儀,來濟,韓援,褚遂良,程務挺之類的,那都不用提了,幾乎每個人身後都站著一尊龐然大物。
他記得的幾個沒有靠山的人才,唯有眼前的劉仁願,還有抗倭名將劉仁軌,然後還有一個出身山東寒門最終一路做到宰相的馬周。
最多再加半個蘇定方。
為什麼蘇定方是半個,隻因蘇定方是李靖的弟子。
但這個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加持,反而讓他在貞觀一朝始終無法出頭。
一直到高宗顯慶年間,唐儉去世之後,蘇定方才逐步受到重用。
所以他算半個。
此三個半人,便是他知道的,在大唐不靠彆人扶持,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和運氣達成青史留名這個超級成就的全部人才。
是的,就三個半人。
太宗朝高宗朝加起來五十多年時間,除去投降大唐的異族人,其他人才幾乎全部出自於世家大族。
唯一沒什麼根基還能和那些大佬並列史冊的人,唯有此三個半人。
李讓也沒想到,江南水師的主將竟然是傳說中的劉仁願。
這不正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嗎?
簡直奈斯!
“劉將軍不必客氣,請坐。”
儘管心裡麵已經對劉仁願勢在必得,但李讓並未表現在臉上,而是客套的請他落座,不顯得親密也不顯得疏離。
劉仁願點點頭,在李讓對麵坐下。
李讓大手一揮,淡淡的開口道:“設宴。”
侍女應聲而去,李讓轉頭看著坐在客位上宛如一座小山的一般的劉仁願,心中暗道一句好一員悍將。
嘴上則是直言問道:“不知劉將軍元夕造訪本侯,所謂何事啊?”
劉仁願甕聲甕氣道:“侯爺不看拜帖嗎?”
拜帖?
李讓一愣,年禮都沒帶,你叫我看拜帖?
而且,這和拜帖有什麼關係?
這是程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