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李向明變得異常忙碌。
他的辦公室裡,紙張和書籍堆滿了桌麵,他坐在桌前,手握著一支鉛筆,正專注地設計著講座的宣傳海報。
他不時地在白紙上勾勒著,眉頭緊鎖,思索著如何最有效地傳達講座的信息。
他想要確保海報上的內容既吸引人又具有信息量,能夠讓農民們一眼就明白講座的重要性。
經過一番努力,海報的初稿終於完成。
李向明後退幾步,審視著自己的作品:一張以綠色為主色調的海報,上麵用醒目的字體寫著“科學使用化肥,提高農業生產”的標語,以及講座的具體時間和地點。
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將設計好的海報稿件小心翼翼地放進公文包,然後騎上自行車,前往縣城的印刷廠。
印刷廠位於縣城的東邊,是一座紅磚砌成的建築,煙囪中不時冒出幾縷青煙。
到達印刷廠,李向明走進去,裡麵充滿了機器的轟鳴聲和油墨的氣味。
他找到了負責印刷的劉師傅,將海報的設計稿遞給他:“劉師傅,我想印製一批這樣的海報,您看能儘快完成嗎?”
劉師傅接過設計稿,仔細看了看,然後點頭說:“沒問題,李廠長,我這就安排人手去印。大概兩天後就能印好。”
李向明鬆了一口氣,感激地說:“謝謝您,劉師傅。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劉師傅擺了擺手,笑著說:“為農業生產服務,應該的。”
兩天後,李向明再次來到印刷廠,取回了印製好的海報。
海報的墨跡還未乾透,散發著淡淡的油墨香。他小心翼翼地將海報卷起來,綁在自行車的後座上,以防風吹起。
接下來,李向明開始分發海報。
他首先來到了縣城的廣播站,將一卷海報交給了廣播站的負責人,並請求他們在廣播中提醒農民們注意收聽講座的通知。
隨後,他騎上自行車,前往縣城周邊的幾個公社和大隊。
每到一處,他都會親自將海報張貼在最顯眼的地方,並向當地的負責人詳細介紹講座的內容和意義。
在公社的公告欄前,李向明站在一張椅子上,用圖釘將海報固定在木板上。
他的動作仔細而穩健,確保海報的每一個字都能清晰可見。
公社的負責人站在他身後,看著海報,感慨地說:“李廠長,您真是用心良苦。我相信農民們一定會受益匪淺。”
李向明從椅子上下來,拍了拍手上的灰塵,微笑著回答:“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改善他們的生活。”
隨著海報的張貼,消息很快在縣城和周邊地區傳開了。
農民們紛紛來到公告欄前,圍觀著海報,討論著即將到來的講座。
接下來,他還準備去廣播站,廣播站位於縣城的中心地帶,是一座兩層高的灰色建築,樓頂上安裝著幾個大型的喇叭,用於向整個縣城及周邊地區廣播。
李向明將自行車停在廣播站門口,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後走了進去。
廣播站內部充滿了各種設備的嗡嗡聲和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油墨和電線的氣味。李向明走到服務台前,向服務台的小姐說明了來意。
“您好,我想見一下廣播站的負責人,我有一些重要的通知需要通過廣播傳播。”
李向明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急切。
服務台的小姐抬頭看了他一眼,然後拿起電話,輕聲說了幾句。
不久,一位穿著藍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好奇。
“您好,我是廣播站的負責人,聽說您有重要的通知需要廣播?”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正式。
李向明迅速地從公文包中拿出了一份準備好的通知草稿,遞給了負責人:“是的,我將在文化中心舉辦一場關於科學使用化肥的公開講座,希望您能在廣播中播出講座的通知。”
負責人接過草稿,仔細地閱讀了一遍,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然後,他抬起頭,目光中帶著一絲讚許:“這是一件好事,對農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會全力支持的。”
李向明的心中湧起了一股暖流,他感激地點了點頭:“非常感謝您的支持,這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
負責人點了點頭,然後轉向服務台的小姐,吩咐道:“小王,將這份通知安排在每天的固定時間播出,確保每個人都能聽到。”
服務台的小姐
迅速地記錄下了指示,然後回答:“好的,我會立即安排。”
李向明知道,有了廣播站的支持,他的講座將會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他向負責人和小姐表示了感謝,然後離開了廣播站。
走出廣播站,李向明的心情格外舒暢。
……
隨著講座日期的臨近,縣城的各個角落都開始傳播著即將舉行化肥知識講座的消息。
每當廣播裡傳來關於講座的通知,人們都會停下手中的工作,側耳傾聽。
在供銷社的門口,幾個農民圍坐在一起,聽著頭頂上的喇叭中傳出的廣播聲。
他們的臉上帶著好奇和期待的表情,互相討論著即將到來的講座。
“你們說,這個講座會講些什麼?”一個年輕的農民問。
一個年紀稍大的農民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說:“肯定是講怎麼更好地用化肥,讓咱們的莊稼長得更好。”
旁邊一人插話道:“是啊,李廠長是個好人,他辦的這個講座肯定是為了咱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