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化肥知識講座(1 / 2)

農民們找到位置坐下,他們的目光好奇地打量著會議室的每一個角落。

一些農民拿出了筆記本和筆,準備認真記錄講座的內容。

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希望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在會議室的一角,一位老農和他的兒子坐在一起。

老農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但他的眼睛裡卻充滿了對新知識的好奇。他低聲對兒子說:

“這次講座一定要好好聽,咱們村的莊稼能不能長得更好,就看咱們能不能學到真本事了。”

兒子認真地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父親的尊重和對知識的尊重:“爸,您放心,我會好好學的。”

隨著時間的臨近,會議室裡的人越來越多,座位逐漸被坐滿。

一些晚到的農民隻能站在會議室的後排和兩側。

他們並沒有因為站著而顯得不耐煩,反而更加聚精會神地等待著講座的開始。

李向明看著滿座的會議室,心中湧起了一股暖流。

他知道,這些農民的到來不僅是對他的信任,更是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渴望。

他深吸了一口氣,調整了一下麥克風,準備開始他的講座。

他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了整個會議室,清晰而有力:

“尊敬的農民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龍騰化肥廠的李向明,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今天的講座。”

會議室裡,農民們的目光都集中在李向明身上,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有的人緊握著筆,準備記錄下每一個重要的信息;有的人則相互交換著期待的眼神,仿佛在說:“我們來對地方了。”

李向明繼續說道:“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題是‘科學使用化肥,提高農業生產’。化肥是我們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確使用化肥可以顯著提高我們的作物產量。”

他轉身麵向黑板,拿起粉筆,開始寫下化肥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他的字跡工整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刻在黑板上一樣清晰。

他一邊寫,一邊解釋:“氮、磷、鉀是化肥中的三大主要元素,它們對植物的生長至關重要。”

農民們紛紛低下頭,認真地記著筆記。有的人則小聲地和旁邊的人討論:

“原來化肥裡有這麼多講究,我以前還真沒注意。”

李向明放下粉筆,轉過身來,他的目光再次掃過聽眾,然後說:

“接下來,我要講的是化肥的正確使用方法。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土壤需要不同種類和不同量的化肥。”

李向明在講台上拿起一根細長的教鞭,指向黑板上他之前寫下的化肥成分表。

他的聲音在會議室中回蕩,清晰而有力:“在我們選擇化肥前,首先要了解我們的土地,不同的土壤需要不同的肥料配比。”

他停頓了一下,觀察著台下聽眾的反應,然後繼續說道:“比如,對於酸性土壤,我們可能需要添加一些堿性肥料來中和土壤的酸堿度,這樣更有利於作物的生長。”

農民們紛紛點頭,一些人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著,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新知識的渴望。

李向明看到他們專注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的講解正在幫助他們。

接著,李向明轉向另一個要點,他用教鞭指向黑板上的示意圖:“再比如,對於需要大量氮肥的葉菜類作物,我們應選擇高氮肥料;而對於需要磷、鉀較多的果樹類作物,則應選擇高磷、高鉀肥料。”

他詳細地解釋了各種化肥的成分和作用,以及如何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階段調整施肥量。

他的講解中既有科學原理,也有實際操作的技巧,確保農民們能夠聽得懂、用得上。

“施肥時,我們還應該注意深度和均勻性。”李向明一邊說著,一邊用教鞭在空中比劃著施肥的動作,“肥料應該施在作物根係的周圍,不要太淺,以免養分流失;也不要太深,以免作物吸收不到。”

農民們認真地聽著,他們中的一些人互相交換著眼神,似乎在默默記下這些寶貴的建議。

李向明看到他們這樣,心中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他相信通過科學的施肥方法,可以幫助農民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化肥雖好,但不要過量。”李向明的聲音變得嚴肅,“過量使用化肥不僅會浪費資源,還可能對土壤和環境造成損害。”

他的話語在會議室裡回蕩,農民們的臉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講座進行中,李向明在講解完一個關於肥料配比的要點後,他停下了講話,環視了一下會議室,然後和藹地說:

“各位,如果你們有任何疑問,或者有想要討論的問題,請隨時提問。”

會議室裡一陣安靜,農民們麵麵相覷,似乎都在等待彆人先開口。

李向明微笑著,他的眼神中充滿了鼓勵,讓氣氛輕鬆了不少。

終於,一個坐在前排的老農舉起了手,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猶豫:“李廠長,我想問一下,我們怎麼才能知道土壤是酸性還是堿性?”

李向明點了

點頭,他對老農的問題表示讚賞:“問得好。要測試土壤的酸堿度,我們可以使用一種叫做pH試紙的工具。這種試紙可以測量土壤的酸堿值,幫助我們判斷是否需要使用酸性或堿性肥料來調整土壤。”

老農認真地聽著,然後在筆記本上記下了pH試紙這個新名詞。李向明繼續說道:“縣裡的農資店應該有賣pH試紙的,價格也不貴,大家可以去買一些來測試自己的土地。”

接著,一個中年農民站了起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迫切:“李廠長,我去年用了很多化肥,但是莊稼長得並不好,這是怎麼回事?”

李向明認真地聽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思考:“這個問題可能有幾個原因。首先,可能是肥料的配比不適合你的土壤和作物。其次,可能是施肥的時機和方法不正確。你具體是什麼時候施肥的?施了多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