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講座結束後(1 / 2)

在化肥知識講座結束後,李向明收集了大量農民的反饋和建議。

他深知,要真正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還需要從源頭上改進化肥的品質和適用性。

因此,他決定對龍騰化肥廠的生產流程和產品配方進行一係列創新和改革。

李向明首先召集了廠內的技術團隊,包括工程師、化學家和生產工人,共同討論如何根據農民的實際需求調整化肥配方。

會議室裡,人們圍坐在一起,桌上攤滿了技術資料和農民反饋的記錄。

“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的化肥能夠滿足不同土壤和作物的需求。”李向明站在會議室的前端,他的聲音堅定而充滿決心,“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更精確地控製化肥的成分比例,並且可能需要開發新的配方。”

工程師老陳首先發言:“李廠長,我建議我們引入一些先進的分析設備,這樣我們就可以更準確地測量和調整化肥中的氮、磷、鉀含量。”

李向明點頭表示同意:“好主意,老陳。我們需要確保每一批化肥都能達到預定的標準。此外,我們還應該考慮如何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

接著,生產車間主任小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認為我們可以優化生產流程,通過調整生產順序和提高自動化程度來提高效率。”

李向明認真地聽著每個人的意見,並詳細記錄下來。他知道,這些改革需要時間和資金的投入,但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這些投入是必要的。

等李向明的決策落地,龍騰化肥廠內部掀起了一股改革的浪潮。

生產線上,一台台嶄新的分析設備被吊裝到位,它們的外殼鋥亮,顯示屏上閃爍著各種數據和圖表,顯得科技感十足。

工程師老陳帶領著他的團隊,穿梭在這些設備之間,他們的手中拿著操作手冊,一邊仔細閱讀,一邊對照著設備進行調試。

老陳的額頭上沁出了細密的汗珠,但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專注和決心。他知道,這些設備的引入將極大地提高化肥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注意,這個旋鈕要順時針轉到第三格,不能多也不能少。”

老陳一邊操作,一邊向身邊的工程師們解釋。

他的聲音在嘈雜的車間裡顯得有些微弱,但他的手勢卻堅定而有力。

生產工人們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聚集在一起,接受著關於新設備的培訓。

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好奇和一點點的緊張。

對於這些習慣了傳統操作方式的老工人來說,新設備的引入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小劉,一位年輕的生產工人,站在隊伍的前排,他的目光緊緊地跟隨著老陳的動作。

他手中的筆記本上,已經記滿了各種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他不時地提問,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陳工,如果設備顯示的數據有異常,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老陳停下手中的動作,轉過身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讚許:“好問題,小劉。如果數據異常,首先我們要檢查樣本是否采集正確,然後檢查設備的校準是否準確。”

小劉認真地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隨著時間流逝,化肥廠的車間內依舊熱火朝天,工人們在新設備的陪伴下繼續著他們的培訓和學習。

設備的金屬外殼在燈光下閃耀著光芒,顯示的數據不斷跳動,記錄著化肥樣品的各項指標。

小劉站在一台分析設備前,他的眼睛緊緊盯著屏幕上的數據,手中握著操作手冊,不時地對照著上麵的說明。

他的額頭上已經滲出了汗珠,但他的神情卻是專注而堅定的。

他小心翼翼地調整著設備上的旋鈕,確保每一個步驟都準確無誤。

“注意,這個參數需要調整到標準值。”

小劉對旁邊的同事說,他的聲音略顯緊張,但充滿了自信。

他的手指輕輕點擊著屏幕,輸入著調整參數。

旁邊的老工人老趙也在旁邊認真地觀察,他雖然對這些新設備不太熟悉,但他的學習態度卻是極其認真的。

老趙戴著老花鏡,他的眉頭微微皺起,認真地記錄著小劉的每一個操作步驟。

“小劉,這個數據是什麼意思?”老趙指著屏幕上的一項指標問。

小劉轉過頭,耐心地解釋道:“趙師傅,這個數據表示化肥中氮的含量,我們需要確保它在合適的範圍內,這樣化肥的效果才會最好。”

老趙點了點頭,他的眼中露出了一絲恍然大悟的神情:“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人們逐漸從生疏變得熟練。他們開始自信地操作著設備,采集樣品、分析數據、調整參數,每一個動作都變得越來越流暢。

他們之間的交流也變得越來越頻繁,互相討論著操作心得,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

李向明站在一旁,他的目光在工人們和設備之間來回移動,他的心中充滿了欣慰。

“大家做得很好,繼續努力。”李向明鼓勵著工人們,他的聲音中充滿了信心。

工人們聽到廠長的鼓勵,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更加堅定的表情。

他們知

道,自己不僅僅是在操作設備,更是在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做出貢獻。

夜幕來臨,車間裡的工作終於告一段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