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雜交小麥交流會(2 / 2)

張建國坐下後,從口袋裡掏出一本破舊的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數據和筆記。

他翻開筆記本,指著其中一頁說道:“李廠長,我們那邊的氣候乾燥,土壤鹽堿化嚴重,小麥產量一直上不去。我看到您在處理鹽堿地方麵的經驗,想請您詳細講講。”

李向明接過筆記本,仔細看了看,然後點了點頭:“這個問題確實比較棘手。我們也是經過多次試驗,才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首先,要進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其次,要合理灌溉,控製地下水位,減少鹽堿的上升。最後,要選擇適合鹽堿地種植的雜交小麥品種。”

張建國認真聽著,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他的眉頭微微皺著,顯得有些專注。

李向明講完後,張建國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感激:“李廠長,您的經驗太寶貴了。這些方法,我們回去一定好好試試。如果能成功,那對我們西北的農業發展將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李向明微微一笑,拍了拍張建國的肩膀:“老張,農業這事兒,就是要多嘗試,多總結。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成功。如果遇到什麼問題,隨時和我聯係,我們一起想辦法。”

張建國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一定一定,我會保持聯係的。李廠長,您真是我們的榜樣啊。”

他站起身,鄭重地向李向明敬了個禮,然後轉身離開。

李向明目送張建國離去,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這些同行們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在努力,那就是提高農業產量,改善農民的生活。

他轉過身,看到一位年輕的女技術員快步走來,她的臉上帶著一絲羞澀,但眼神中卻透著堅定。

她手裡拿著一本厚厚的筆記本,封麵上已經有些磨損,顯然是經常翻閱的結果。

“李廠長,我叫趙麗華,是剛從農業大學畢業的。”她有些緊張地開口,聲音微微顫抖,“我在學校裡學了不少理論知識,但到了實際工作中,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您能給我講講,怎麼才能更好地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嗎?”

李向明看著她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睛,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親切感。他微微一笑,拍了拍身邊的椅子:“小趙,坐下來慢慢說。你遇到的問題,其實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趙麗華有些拘謹地坐下,雙手緊緊握著筆記本,仿佛那是她的全部依靠。

李向明看著她,語氣溫和地說:“理論和實踐結合,關鍵在於多觀察、多思考、多動手。你不能光靠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去田間地頭,看看農民們是怎麼做的。他們的經驗,有時候比書本上的知識更有用。”

他停頓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深思:“比如,雜交小麥的種植,書本上可以告訴你理論,但實際操作中,土壤的酸堿度、氣候的變化、病蟲害的防治,這些都需要你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你要學會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從成功中提煉方法。”

趙麗華聽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李向明,手中的筆在筆記本上飛快地記錄著。她的臉上漸漸露出一絲釋然,仿佛心中的困惑正在被一點點解開。

李向明繼續說道:“還有,不要害怕犯錯。每個農業工作者都會犯錯,但關鍵是要從錯誤中學習。我剛開始推廣雜交小麥的時候,也遇到過很多問題,比如種子發芽率低、病蟲害防治不到位。但我沒有放棄,而是反複試驗,最終找到了解決辦法。”

趙麗華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感激:“李廠長,謝謝您!我明白了,以後我會多去田間地頭,多向農民們請教,多動手實踐。”

李向明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好,年輕人就要有這種精神。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就在這時,一位中年男子從人群中擠過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急切,眼神中透著一股子認真。

他走到李向明麵前,伸出手:“李廠長,我是山東的劉大海。我們那邊的雜交小麥推廣得不錯,但最近遇到了一些病蟲害問題,希望您能給點建議。”

李向明握住他的手,微微一笑:“老劉,坐下來慢慢說。病蟲害是個老問題,但隻要方法得當,一定能解決。”

劉大海坐下後,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上麵畫著一些小麥的病蟲害症狀圖。

他指著其中一幅圖說:“李廠長,您看,這是最近我們麥田裡發現的病蟲害。我們用了一些常規的農藥,但效果不太好。”

李向明接過那張紙,仔細看了看,眉頭微微皺起。他想了想,然後說道:“這種病蟲害,可能是由於氣候潮濕引起的。你們可以試試用一些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釋放天敵昆蟲,或者使用一些低毒的生物農藥。同時,要注意田間的通風和排水,減少病蟲害的滋生環境。”

劉大海聽了,眼睛一亮,連連點頭:“好,我回去就試試。李廠長,您這方法太好了,我之前怎麼就沒想過呢。”

李向明笑了笑:“農業這事兒,就是要多嘗試,多總結。遇到問題不要慌,總有解決的辦法。”

劉大海站起身,鄭重地向李向明鞠了一躬:“謝謝您,李廠長。您這經驗太寶貴了,我回去一定好好乾。”

劉大海剛走,一位穿著樸素的中年婦女快步走過來,她的臉上帶著一絲焦慮,眼神中透著急切。

她手裡拿著一束麥穗,麥穗上有些發黃的葉片,顯得有些病懨懨的。

“李廠長,我是從北方來的,叫王桂花。”她有些急切地開口,聲音微微顫抖,“我們村的麥子最近葉子發黃,也不知道是啥原因,您看看這是咋回事?”

李向明接過麥穗,仔細觀察了一下,麥穗上的麥粒還算飽滿,但葉片確實有些發黃。

他輕輕捏了捏葉片,然後聞了聞,臉上露出一絲思索的神情。

“王大姐,這麥子發黃,可能是由於缺肥或者病蟲害引起的。”他抬起頭,看著王桂花,眼中帶著一絲安慰,“你先彆急,我給你一些建議。你可以先檢查一下麥田的土壤,看看是不是缺肥。如果是缺肥,可以適當追加一些氮肥。另外,也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看看有沒有蚜蟲或者鏽病的跡象。”

王桂花聽著,眼中閃過一絲希望,她連連點頭:“好,我回去就試試。李廠長,您這方法太好了,我之前真是急壞了。”

李向明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肩膀:“王大姐,農業這事兒,就是要多觀察,多總結。遇到問題不要慌,總有解決的辦法。”

王桂花站起身,眼中帶著感激:“謝謝您,李廠長。您這經驗太寶貴了,我回去一定好好乾。”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農業技術員從人群中擠過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興奮,眼神中透著一股子熱情。

他手裡拿著一本嶄新的技術手冊,封麵上印著“雜交小麥種植技術”幾個大字。

“李廠長,我是從南方來的,叫張強。”他有些激動地開口,聲音洪亮而有力,“我一直在研究雜交小麥的種植技術,您的經驗太寶貴了。我想請您在技術手冊上簽個名,留個紀念。”

李向明看著他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睛,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親切感。

他微微一笑,接過技術手冊,然後從口袋裡掏出一支鋼筆,認真地在封麵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抬起頭,看著張強,眼中帶著一絲鼓勵:“小張,農業這事兒,就是要多嘗試,多總結。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張強接過技術手冊,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他連連點頭:“謝謝您,李廠長。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好好學習,為農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