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1 / 2)

[]

隔日,十二月丙子(十六)。

兩宮下詔,遣宰執分往大相國寺、開寶寺等在京寺廟、道觀祈雪。

又從禦史之議,命開封府諸路提刑官,分司清獄。

又從宰執之請,罷太學保任同罪法,又罷栽桑物法,許民自便。

於是,下朝後的司馬光備受振奮!

“一日而罷兩法,誠可謂普天同慶!”他回到令廳,就自顧自的歡喜起來。166小說

太學保任同罪法,限製了太學生。

隻有得到五個有官身的擔保的士子,才能進入太學讀書,且一旦士子在太學犯重罪,則擔保者連坐,並視情節輕重,罰銅、加磨勘,直至降官、勒停、衝替……

這在司馬光眼中,屬於惡法。

更是限製年輕人,乃至於可能讓大宋重走漢唐取士,以門第而不看學問、人品的邪路、死路的歧途。

如今兩宮和天子罷黜此法,將為世人開求學之新路。

當然了,司馬光感覺,最好將太學指定必讀的《三經新義》一並罷去。

同時,下詔讓科舉,不再以《三經新義》、《字說》作為指定書目就是最好不過了。

而《栽桑物法》就更是惡法了。

此法是熙寧變法的產物,乃是吳審禮擔任府界提點的時候首倡並推動的一項法令。

打著勸課農桑的旗號,行盤剝之實!

因為,這法令之中,有著規定栽種桑樹數量和成活指標。

這給了地方官極大的操作空間。

深感振奮的司馬光,在稍微平複了心情後,就開始寫奏疏。

他不會跟風,一起去說什麼災禍一類的事情嚇唬兩宮和天子。

他是不屑於此的!

他這一輩子,都不信佛老,也不言鬼神。

因為他知道那是假的!騙人的!

一個個文字落下去,司馬光寫的很認真。

花了差不多半個時辰,他才終於將這一封短短三五百字的奏疏寫好。

然後,他仔細檢查一遍,將文字抄到宰執專用的紙上,然後將之仔細疊起來。

最後用一個專用的封皮,將之封起來,用筆在封皮上用大字寫下:門下侍郎臣光進帖。

然後,拿一張黃紙,貼在這封皮的另一麵,在黃紙上寫下他的奏疏主題要論。

做完這一切,司馬光就起身,走出都堂,親自來到左昭慶門下,交給通見司的官員。

因是執政上奏的文字,通見司不敢怠慢,立刻送到內東門下。

在這裡,有著閤門的內臣,將這奏疏文字,原樣謄抄成三份,然後送去保慈宮和福寧殿。

至於原本?

當然是封存歸檔,以候將來查詢。

……

司馬光的奏疏,送到趙煦手裡的時候,他正在福寧殿的西閣指揮著馮景,帶著人將最近從崇文院帶回來的先朝文字、旨意,按照年月日遠近以及軍事、人事、經濟分類。

這也是趙煦一直在做的事情。

福寧殿的西閣,現在已經成為了他個人的檔案館。

“司馬公的奏疏?”趙煦接過來,驚訝了一聲:“倒是稀奇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