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沒有喝醉,淺嘗即止。
倒是不少大臣喝醉了,有人還走上來抱著吳年痛哭。
這當然不合規矩,有殿中禦史打算上來嗬斥,被吳年笑著擺手製止了。
酒宴結束之後,許多人是被抬走的。
吳年把善後的事情交給了太子,自顧自的離開了大殿,在眾人簇擁下,往坤寧宮而去。
在柳香的伺候下,吳年洗了個溫水澡。然後夫妻二人離開殿宇,來到涼亭坐下說話。
“皇後啊。我跟你商量個事兒。”吳年說道。
“嗯?!”柳香驚訝的看著吳年,這稱呼。
“我想把皇位讓給太子,然後我們去南京養老。你覺得怎麼樣?”吳年笑著問道。
這話並不突兀。
吳年之前有對柳香透露過。
柳香笑著點頭說道:“好啊。”
可太開心了。
退位了,就不用禦駕親征了。夫妻就可以長相廝守了,無論是哥還是自己,都沒有幾年好活了。
皇帝與皇後商量好了,那就辦吧。
又過三日。
吳年把內閣大臣們叫到了乾清宮,與他們商量退位的事情。
大臣們也不意外,當然也沒有反對。
這其實也隻是讓皇帝位號而已,真正的皇權,其實早就移交給太子了。
不會出什麼問題。
不過另外有一個問題。
左柱國、英國公,首輔大臣劉知行表示我也老了,我也想退位讓賢了。結果被吳年挽留了。
讓他再乾三年,輔佐新皇,治理天下。
除了挽留劉知行之外,吳年還把北條氏政這個出身扶桑,但跟著他南征北戰,出了很多主意的謀士補入了內閣。
北條氏政還很年輕,就留給兒子用了。
皇帝、皇後決定。
內閣同意。
就足夠了。
吳年沒有辦什麼退位大典,但給兒子辦了一個繼位大典。
新皇登基,今年沿用建武年號。
明年改年號,神武。
立太孫吳烈為皇太子,封諸皇子為諸王。
把事情辦完之後,吳年就開始準備去南京養老的事情了。瑣碎事情有很多,他的後宮妃子當然全搬走。
除此以外,大量的老太監、老宮女也跟著一起走。
其他就沒有什麼了。
南京那邊有現成的皇宮,也留守有少數的宮女、太監。
等事情辦妥之後,吳年很是低調的就走了。隻是與兒子、老臣們告了一個彆。
也有部分老臣,跟隨他一起南下養老。
比如老家夥劉武、章進。
隨著他們的退休,榮養。整個大漢朝的將軍,也完成了新老交替。
老家夥們都走了。
新生代就上來了。他們年富力強,野心勃勃。以後怎麼對付斯拉夫人,就靠他們了。
不過吳年的南下路線,並非直線的。而是先去了一趟天津港。
上午。
天津港內到處都是嚴陣以待的大內侍衛,隔絕出了一塊空地。吳年與柳香,以及後妃,吳年還年幼的兒女,以及老大臣們,抬頭看著前方。
大海之上,波濤洶湧。
海風帶著鹹味。
吳年不喜歡大海,遠征扶桑的時候,差點人就交代在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