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可怕的不是滅亡。
而是雖然活著,但是精神已經滅亡。
遼東將門的那些將門,哪怕是衛長青這樣的將軍,帶的兵馬,其實也是閹割的兵馬。
衛長青將軍也不敢與蒙元人野戰,隻能依托城池作戰。
並不是衛長青將軍膽小,而是蒙元人崛起以來的無數次例子告訴他,與蒙元人野戰,必死無疑。
將軍是這麼想的,百姓是這麼想的,當然兵丁也是這麼想的。
王貴、張聲也是這麼想的。
甚至是蒙元人也是這麼想的。蒙元萬戶們認為吳年不敢野戰,這才肆無忌憚的分散兵馬,用六七萬的大兵,試圖把吳年包圍起來。
但是吳年一開始就打著這個主意的。
遊擊隻是暫時的。
不敢正麵作戰的兵馬,是談不上驅逐韃虜,光複遼東的。一次次遊擊,一次次廝殺,培養起兵丁。
最終的目的,就是大兵團作戰,趕走蒙元人,殲滅蒙元人。
而隨著吳年軍中兵丁、老人、健壯婦女,悍不畏死,飛蛾撲火一般的進入搏虎穀,參加這一場戰爭。
蒙元人感覺到了壓力。
“這幫家夥,為什麼還能進行戰鬥?為什麼?”有連續殺了四個吳年軍兵丁的蒙元戰兵,覺得自己就像是溺水中的人,壓力從四麵八方而來,手中的長矛,比往常沉重了太多太多,呼吸急促,眼神通紅。
他覺得不對勁,不應該。為什麼這支漢兵,還沒有崩潰?崩潰了多好殺啊。
以前不都是這樣的嗎?
我們一千人,在短時間內擊潰一萬人。然後衝上去,追逐敗軍,殺個人仰馬翻。
但是為什麼,為什麼這支漢兵,還不崩潰?
他們的眼神就像是狼一樣凶狠,他們的表情充滿了堅毅。
為什麼?!!!!這名蒙元戰兵,被一名吳年軍的長矛兵,一矛刺死了,身軀搖晃了一陣之後,他與許多同伴一樣,向前撲倒在了地上,脖子上的傷口,不斷的流出鮮血,為紅色的大地,貢獻了染料。
諸葛亮說。
敢死萬人,可橫行天下。
當一支人數是敵人一倍,乃至於兩倍的兵馬。遇到再強悍的對手,隻要自己不崩潰。
隻要有人還敢上。
有沒了兵器,拳腳上,沒了拳腳,咬也要咬死對手的勇氣。那麼他們是不會輸的。
這一支漢兵。
吳年郡。
吳年賦予了他們靈魂。
當蒙元人還在用舊時的眼光,看向遼東漢人的時候。吳年已經聚斂出了一批精兵,真正的精兵。
這一場戰鬥。
搏虎穀的戰鬥。
吳年是有備而來。
有我無敵!
字麵意義上的意思。
我來了,我要擊潰你們,殺光你們。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