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對他都很有信心。
這件事情,在吳年這裡便到此為止了。細節的事情,吳年不想管,也管不過來。
吳年與他們又說了一番話後,便讓劉知行領著眾人離開了。
吳年站了起來,伸出右手做掌,覆在自己的左胸上。臉上充滿了喜悅的笑容,說道:“人與人的心,其實是相連的。”
“隻要開誠布公,推心置腹。”
“理解我的人,就一定會理解我。不需要我做彆的多餘的事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這個王。做的。應該不賴吧。”
說罷,吳年笑著離開了暖閣,前往了書房。書房內。擺放著一個還沒有完全弄好的地球儀。
這個時空,世界到底是個什麼格局。吳年也不清楚。
但是地球是圓的總沒有錯。
高句麗、蒙元、楚國、扶桑等勢力,吳年已經做出來了。
“旺盛的好奇心,對於探索世界是有積極意義的。炎漢要真正的崛起,必須走出神州,走出安樂窩。”
吳年心滿意足的坐到了書桌後的太師椅上,繼續擺弄著自己地球儀,完善它。
隨著時間的過去,隨著能為他分憂的校尉越來越多。
軍事方麵,也不需要他多操心。
治國有三大官。
吳年除了躲在家宅之中,日常與妻妾、兒女相處,練習武藝以外,也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另一邊。劉知行、張海平帶著李陽、章敏、劉成等三人出了後院。雙方分彆,李陽三人由守衛帶領,來到了大門口。
大門外,一對石獅子威武把門。大批大批的讀書人聚集,不顧天寒地凍,等待著消息。
看到三人出來,讀書人們頓時呼啦啦一聲,聚斂了上來,你言我語道。
“李先生。將軍怎麼說?到底是誰給將軍進了讒言?”
“章先生,情況怎麼樣?將軍願意撤銷之前的命令嗎?接下來國子監,又該怎麼說?”
“劉大哥,將軍怎麼說?”
這亂糟糟的聲音,吵鬨的李陽三人頭痛欲裂。李陽很是果決,當即舉起了雙臂,大聲說道:“諸位。諸位。請安靜下來,聽我一言。”
“嗯。”
李陽威望極高,讀書人們頓時束手而立,豎起耳朵靜待下文。
“將軍授予我國子監祭酒官職。而章先生為國子監司業,以後國子監由我們負責。”
李陽說到這裡,不等讀書人們喜悅,便又說道:“但是國子監與府、縣官學,維持之前將軍的命令,增加算學、律法。”
又不等讀書人發怒,李陽竭儘全力的大聲說道:“將軍有幾句話,要告訴你們。”
“為炎漢崛起而讀書。”
“國子監、孫子監。隻要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
“何愁炎漢,不昌盛?”
李陽竭儘全力,以至於臉色漲紅,氣喘籲籲。他的渾身熱血,再一次沸騰了起來,亢奮的看著在場的讀書人們。
其實有點奇怪。
李陽平日裡為人師表,情緒波動沒有這麼大。
但是今天見了吳年,仿佛年輕了二十歲。時光回轉,回到了二十出頭的時候。
那時候,他也是個熱血沸騰的少年呀。
我們老了,讀書也沒用了。但是可以衝。
衝。
為炎漢崛起而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