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皎月熒光(2) 晉江獨家(1 / 2)

冰尖美玉[花滑] 祝鳶 5241 字 11個月前

雙臂環胸、屈膝半蹲, 是一種毫無攻擊性的、內斂的姿態,隨著古琴低啞的音色響起,紀和玉悄然旋身, 姿態極近飄逸優雅, 當真如同自月中款步而來的仙人,舉手投足間似有月華流轉, 繚繞不休。

獨居華國文化氣息的琴聲揭開了這場短節目的序幕,伴隨著泠泠流出的琴音,紀和玉在冰麵上做了一組換足聯合旋轉以及點冰小跳。

古琴琴弦一下下地彈撥, 奏出一個個悠遠的音符, 紀和玉得天獨厚的節奏感和音樂掌控力在此時發揮了無比巨大的作用,他的每一個動作, 每一周旋轉、每一下小跳,都完美地踩在了弦動的音節上,將新月的迷惘和無力展現得淋漓儘致。

在文明的伊始, 人類依群而居,甚至還沒有誕生“社會”的概念,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燃燒自己的生命,在不斷的試錯和磨練中賡續相傳,這才能繁衍至今。

誕生之初的華夏文明,也曾如新月一般微茫、弱小,隨時都可能被雲層遮蔽——

但新月之所以有一個“新”字,就是因為祂能不斷繁衍更迭, 不斷再生成長,直至不懼黑暗陰雲的那一日。

華夏文明生生不息,永無止境, 正是因為祂是一種溫和內斂的、沒有侵略性的文明,祂的柔軟不會給彆的文明造成傷害,同樣也無形地保護了祂自己。

踩著音樂的鼓點,紀和玉側身起跳,雙腿在空中快速交疊,如同一隻輕盈翻飛的蝴蝶,右腿落冰後轉為了左腿與冰麵平齊,上身也向前仰倒的樣式旋轉姿勢,轉足八周後,一把攥住了自己的冰刀,將身體拉成一個圓潤的環形。

攝像機的俯拍視角將這組教科書般標準的butterfly跳接燕式和甜甜圈旋轉

記錄下來,大屏幕裡可以清楚地看見,紀和玉彎折的腰腹與浮腿,構成了一個沒有一絲棱角的誇張圓環。

月白色的考斯滕包裹勾勒之下,紀和玉介乎少年和青年間柔韌纖細的身體線條簡直呼之欲出,從筆直漂亮的脖頸到體態優美的脊背,再到纖細到仿佛一臂就能環住的腰.身以及飽滿挺翹的臀.形,都顯出一種聖潔到不可褻玩,可偏偏又勾人而不自知的美。

從前那個在冰上尚有幾分青澀且雌雄莫辨的少年,變成了眼下這個耀眼無比的一線甚至是頂尖選手,令穆婷婷都不得不生出幾分“吾家有兒初長成”的與有榮焉。

拖刀步,喬克塔,轉三,內勾……

繼這組吸引了全場觀眾的眼球的聯合旋轉後,一連串編排精妙的步法又令觀眾們目不暇接。

紀和玉的滑行基本功實在是太出色了,每個動作都異常舒展,尤其是當紀和玉以浮腿向後上方高高踢起,上身也向前壓低,雙臂向兩側伸展的燕式巡場姿態在冰麵上滑行時,所有觀眾都會忍不住去懷疑,這樣的柔韌性和身體條件,如何能夠出現在一個男單選手的身上。

他的用刃很深,深到仿佛挑戰著地心引力,常會給人以一種,紀和玉隨時都要跌倒在冰麵上的錯覺,但錯覺終究隻是錯覺。雖然紀和玉滑行時身體和冰麵形成的夾角大到誇張,但始終保持著一個微妙的幅度,將他的冰刀牢牢固定在冰麵上,不曾真的摔倒下去,這一切都得益於紀和玉強大的核心力量,以及控製平衡的能力。

一連串的步法編排,述說著皎月的純潔與美,溫和與明亮,同時也述說著華夏民族似月一般溫和卻又剛強執著的精神。

穆婷婷一麵觀看紀和玉的節目,一麵大腦迅速運轉,極力發揮著自己體育記者的素養,將眼下這場節目轉化成相應的文字,儘量避免隻以觀眾的視角去思考——

但這實在是太難做到了。

冰麵上的紀和玉似乎有著天然而致命的吸引力,尤其是當他站在冰麵上的時候,輕易就能令天地為之失色,沒有人能不將目光放在他的身上。

他根本就不是一個新人選手,而是一個滑行、跳躍的發光體!

曲目進入後半段,所有跳躍都有了10%的bv加分,而紀和玉也開始了他今天的第一組跳躍。

外勾進3A。

以左腿為滑腿,紀和玉在冰麵上接連劃下兩道連續的圓弧,重心落在左前外刃,接著又跟隨音樂的鼓點,猛地蹬冰起跳,高高躍起!

一周、兩周、三周、三周半!

右後外刃穩穩落冰,左腿順勢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將殘餘的力道卸去,僅僅激起了一層薄薄冰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