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頓、不換足地從外勾進入3A,意味著起跳時沒有足夠的初始速度幫助,隻能憑借身體力量乾拔,難度和技巧性都很大,尤其是對紀和玉這樣體型纖細的選手來說,簡直是很大的挑戰。
在一個月前,這樣創造性的3A起跳方式,為紀和玉贏得了接近滿分的GOE值,目前,紀和玉更是唯一一個能跳出這樣的跳躍的選手。今天,這個獨特的3A起跳進入方式再一次登上賽場,也再一次吸引了全場觀眾的目光。
弦月透亮、凝實,整個形態簡直如拉滿的弓弦,弦雖然柔韌、脆弱,但當它拉滿時,卻蘊藏著難以想象的力量,離弦之箭一旦射出,甚至具有毀天滅地的能量。
這個外勾進3A,同樣給紀和玉贏得了高達+4.9的GOE值。
穆婷婷有些驚訝地看了一眼大屏幕上的得分麵板,沒想到紀和玉今天的狀態居然這麼好。
作為體育記者,本身也算半個圈內人,對國內運動員們的近況還算清楚,穆婷婷隱約聽說了紀和玉一個月前在R國站受傷的事,隻是不知道具體情況。哪怕是再輕的傷,至少也得休養一兩個星期,對花滑運動員來說,一兩個星期的暫停訓練簡直是致命的,體能、肌肉力量、柔韌性、肺活量以及音樂的熟悉程度都可能受到衝擊,更彆提傷沒好透對選手造成的影響了。
但剛剛紀和玉這一跳,半點不像是荒廢了半個多月的訓練的樣子!
又是一段卡點絕妙的合樂滑行過後,紀和玉迎來了短節目的第二組跳躍,這是一個4F,是兩種最容易出現錯刃問題的高難度跳躍之一,當選手進行到這個跳躍的時候,裁判通常會睜大了眼睛,仔細觀察選手的用刃是否清晰,又是否存在錯誤用刃的問題。
事實上,F跳和Lz跳的錯刃是當今世界選手們普遍存在的問題,除了擁有最專業的跳躍教練,並壟斷最純正的跳躍技術的R國外,其餘國家的選手,哪怕是一線選手們,如果沒有參加過R國的集訓,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點錯刃問題。
也正是因為這個問題的“普遍性”,裁判們有時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尤其是在麵對國籍具有天然優勢的選手,如M國選手奧本海默時,並不過多苛責選手的錯誤用刃,使選手不僅沒有因為錯誤扣分,反而能夠得到一個正值的GOE分。當然,這樣的特權隻有少數選手才可以擁有,如果是一個華國選手犯了這樣的錯誤,GOE分必然會受到很大影響。除了節目分上的差距外,國籍有優勢的選手與沒有優勢的選手的分差,很大程度上就來自於此。
但紀和玉顯然不會給裁判組“扣分”的機會。
踩著古箏如泠泠流水的琴音,紀和玉以左後內刃向前滑出一段距離,接著又抓住了音樂的節點,右刀齒輕盈點冰,雙手上舉,高高躍起,在騰空至最高點時開始轉體。
一周、兩周、三周、四周。
右後外刃穩穩落冰。
雖然知道紀和玉在一個月前的比賽中就已經展現了他相當成熟的4F技術,但眼下,裁判們還是很難相信年僅十七歲的、還是在花滑訓練資源稀缺的華國成長起來的選手,能跳出正確的4F,因此,裁判們每一個都正襟危坐,反複且仔細地注視著紀和玉的動作,尤其是他右刀齒點冰的那一瞬間。
點冰跳一向都是紀和玉的專長,哪怕是挑剔無比的評論家,也不得不承認紀和玉的點冰跳實在太輕盈了,如果不是現在的比賽慢動作回放的技術都很完備,僅憑肉眼恐怕真的很難看清他點冰的動作。
儘管裁判們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慢動作回放裡紀和玉這一跳的用刃和起跳,他們也依舊沒有發現任何錯誤,紀和玉的用刃完全就是最正統的跳法,甚至比一些R國選手都要好!
如果不是親眼見證了這一幕,實在很難相信,年僅十七歲的華國選手,會有這樣驚人的實力。
一段優雅舒展的躬身轉後,短節目很快來到最後的高.潮,來到最後一組連跳和旋轉。
琴簫和鳴,奏出了優美婉轉、獨具華國特色的悠揚樂音,跟隨旋律的律動,紀和玉雙腿交叉,右後外刃蹬冰起跳,輕盈躍起,轉體四周。
接著,又踩著下一個重拍的節點,右後外刃穩穩著冰,一個轉三之後,左刀齒點冰,再度躍起,轉體三周,穩穩落冰。
一組乾脆利落的4Lo+3T將滿月靈動明豔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也使現場的氣氛攀上了新的高峰。
在曲目的末尾,照舊是紀和玉獨一無二的燭台貝爾曼。
當紀和玉浮腿向後上方高高踢起,直至完全高過頭頂,達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垂直程度,小腿又被他一把攥住時,所有看著這一幕的人的心都漸漸同頻——
都在為冰麵上那最美的存在而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