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演義》全本免費閱讀 []
話說晉惠公被囚在靈台山,他隻認為穆姬怪罪自己,但他完全不知道她穿喪服迎接國君的做法是逆君之舉。於是惠公對韓簡說:“從前先君與秦國討論婚姻事宜時,史蘇已經有了‘西鄰責言,不利婚媾’的預言。如果聽從了他的建議,一定不會有今天的事情。”韓簡回答說:“先君的失敗,難道僅僅是因為和秦國結婚嗎?況且,如果沒有和秦國結婚,您又怎麼能回到晉國呢?既然已經有聯姻並且又去攻打秦國,因為過分友好容易變成敵對,秦國一定不會這樣做,您應該認真考慮這個問題。”惠公聽了之後沉默不語。沒過多久,穆公派公孫枝來到靈台山問候晉侯,並答應讓他重新回到晉國。公孫枝說:“我們的國君和大臣們,沒有不想對您有所行動的。我們的國君隻是因為夫人登台請求死去的緣故,不敢破壞兩國的聯姻關係。之前約定的河外五城,可以儘快交割,再讓太子圉作為人質,您就可以回去了。”惠公這才明白穆姬對他的深情厚意,感到非常愧疚和慚愧。於是,他立即派大夫郤乞回到晉國,指示呂省辦理割地和太子做人質的事宜。
呂省特地前往秦國會見秦國的穆公,獻上了五座城池的地圖和錢穀戶口的數量,並表示願意履行交出人質的承諾。穆公問道:“太子為什麼沒有來呢?”呂省回答說:“我國內部出現了不和,所以太子暫時留在我國。等到我國君主入境的時候,太子就會出境了。”穆公說:“晉國為什麼出現不和?”呂省回答說:“有些君子自知自己的罪過,隻想感激秦國的恩德。但是有些小人不知道自己的罪過,隻想報複秦國的仇恨。這就是我們內部不和的原因。”穆公說:“你們國家還希望君主回來嗎?”呂省回答說:“君子認為君主一定會回來,所以想要送太子去和秦國和解。小人認為君主一定不會回來,堅決主張立太子來抵抗秦國。但依我看來,抓住我們的君主可以樹立威信,釋放我們的君主又可以展現恩德,恩威兼施,這是霸主在諸侯中行事的方式。傷害君子的感情,激起小人的憤怒,對秦國又有什麼好處呢?拋棄以前的功績而破壞霸業,我料想君主一定不會這樣做。”穆公笑著說:“我的想法和飴甥的正好一致!”他命令孟明去劃定五城的邊界,設立官員分守。把晉侯遷到郊外的公館,用賓客之禮接待他。送他七牢的禮物,這是牛、羊、豬各一頭,七牢是禮節中最豐厚的。這是穆公為了修複兩國關係而表示的好意。
惠公自從九月戰敗後,被囚禁在秦國,直到十一月才被釋放。他和一同遭受困苦的臣子們一起回國,隻有虢射因病在秦國去世,無法回來。蛾晰聽說晉惠公要回國,對慶鄭說:“因為你當初救惠公而誤了韓簡,所以惠公被俘。現在惠公回來了,你肯定不能幸免於難。為什麼不逃到其他國家避難呢?”慶鄭說:“軍法規定:兵敗應當處死,將領被俘應當處死。更何況我誤了君主,給了國家極大的羞辱,這是更重的罪過?如果君主不回來,我也會帶著他的家屬**在秦國。現在君主已經回來了,我怎麼能讓他因為我而失去執法的機會,讓我的心得以痛快呢?我留在這裡,就是為了讓君主對我執行法律,讓臣子們知道犯了罪是無法逃避的,又何必去躲避呢?”蛾晰歎息著離開了。
惠公將要到達絳城,世子圉率領狐突、郤芮、慶鄭、蛾晰、司馬說、寺人勃鞮等人,出城到郊外迎接。晉惠公在車中看到了慶郊,心中感到憤怒,讓家仆前去把他叫來,問道:“你慶郊敢來見我這個被俘虜的君主?”慶鄭回答說:“大王您一開始聽從我的建議,回報秦國的恩情,就不會去攻打。接下來又聽從我的建議,與秦國講和,就不會發生戰爭。第三次又聽從我的建議,不乘坐小型駟馬車,就避免了失敗。我對大王的忠誠已經做到了極致!為什麼我不能見您呢?”惠公說:“你現在還有什麼話要說?”慶鄭回答:“我有三條死罪:首先,我有忠誠的建議卻不能讓大王一定聽從,這是罪過之一;其次,我預測了車右是吉利的,但大王並沒有一定采用,這是罪過之二;最後,我為了救大王而召喚了其他將領,但卻不能讓大王避免被俘虜,這是罪過之三。請讓我接受懲罰,以彰顯我的罪過。”惠公無言以對,於是讓梁繇靡代為列舉他的罪行。梁繇靡說:“慶鄭所說的都不是死罪。慶鄭有三條死罪,你自己不知道嗎?國君在泥濘中,緊急地呼喚你救援,你卻不顧,這是第一條死罪。我們差點俘虜了秦國的君主,卻因為你呼喚救主而失誤,這是第二條死罪。其他將領都被俘虜了,你卻沒有儘力戰鬥,沒有受傷,完好地逃了回來,這是第三條死罪。”慶鄭說:“全軍的將士都在這裡,聽我說一句話:有誰能坐在這裡等待受刑,而不去奮力戰鬥受傷的呢?”蛾晰勸諫說:“慶鄭死都不怕受刑,可以說是很勇敢了!國君可以赦免他,讓他報韓原之戰的仇恨。”梁繇靡說:“戰鬥已經失敗了,再用罪人去報仇,天下人不會笑話晉國沒有人才嗎?”家仆徒也勸諫說:“慶鄭有三條忠言可以贖回他的死罪。與其殺了他來執行您的法令,不如赦免他以成就您的仁德。”梁繇靡又說:“國家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執行法律。如果失去了刑罰,擾亂了法律,誰還會知道害怕呢?如果不殺慶鄭,以後就再也無法用兵了!
”惠公回頭看司馬,讓他趕快執行**。慶鄭伸長了脖子接受了**。髯仙有一首詩,感歎惠公胸懷狹窄,連一個慶鄭都無法容忍。詩句是:“閉糴誰教負泛舟?反容奸佞殺忠謀。惠公褊急無君德,隻合靈台永作囚!”
梁繇靡當時圍住了秦穆公,自認為一定能夠抓住他,卻被慶鄭喊著:“快去救主公!”然後就放棄了他離開了。因為這件事,梁繇靡對慶鄭懷恨在心,一定要殺了他。在殺慶鄭的時候,天氣陰沉,大地昏暗,太陽失去了光彩,許多大夫都流下了眼淚。蛾晰請將慶鄭的屍體收殮入葬,說:“這是為了報答他曾經對我的恩情!”晉惠公回國後,讓太子圉隨同公孫枝前往秦國作為質子。同時,他還請求將屠岸夷的屍體收殮入葬,並按照上大夫的儀式進行葬送,命令他的兒子繼承中大夫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