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逃亡公子重耳,如何一躍成為晉文公?(1 / 2)

通史演義 小衛的 6391 字 11個月前

《通史演義》全本免費閱讀 []

話說狐**和狐偃兄弟在跟隨公子重耳逃到秦國後,聽到了父親狐突被太子圉所殺的消息,悲痛地捶胸大哭。趙衰、臼季等人前來探望並安慰他們。趙衰說:“死者已經無法複生,哀悼也沒有什麼用。我們應該一起商議重要的事情。”狐**、狐偃擦乾淚水,和趙衰一起去見公子重耳,商量重要的事情。狐**和狐偃說:“晉惠公已經去世,世子圉繼任,他發布了命令,要求所有從晉國逃亡的臣子在限定時間內回來,否則將會懲罰他們及其親黨。我們奇怪老父親為什麼不召喚我們兄弟回國,這才被太子圉殺害了。”說完之後,狐**和狐偃悲痛萬分,再次大哭起來。公子重耳說:“二位舅舅不必過於傷心,我一定會在重振國家的那一天,替你們的父親報仇。”於是他立即駕車前往見晉國的穆公,向他訴說晉國的情況。穆公說:“這是上天賦予晉國的,必須珍惜!我將儘心儘力支持公子重耳。”趙衰代表他說:“如果您保護公子重耳的話,請儘快采取行動!如果等到世子圉改元並舉行告祭儀式,君臣之間的界限就已經確定了,恐怕會動搖不易。”穆公深深地理解了他的話。

公子重耳剛剛離開了甥館,回到自己的住處,才剛剛坐下來,就聽到門官通報:“有來自晉國的人到了這裡,說有重要的事情要向公子稟報。”公子重耳讓他進來,問他的名字。這個人拜倒在地,說:“我是晉國大夫欒枝的兒子欒盾。由於新的君主多疑而喜歡**,百姓怨聲載道,群臣不服。我的父親特意派遣我私下去見公子重耳,並帶來財物。世圉身邊隻有呂省和郤芮兩個心腹,其他舊臣如郤步揚、韓簡等一班老臣,都被疏遠並沒有得到使用,所以不必擔心。我的父親已經和郤溱、舟之僑等人約好,準備**私人武裝,等待公子到來,他們就會成為內應。”重耳非常高興,和欒盾訂下了約定,約定在明年新年的時候在河邊相會。欒盾離開了。重耳對著天空祈禱,用蓍草進行卜卦,得到了《泰卦》的六爻,表示六爻都安靜,重耳對此感到疑惑。於是他召喚狐偃來預測這個卦的吉凶。狐偃跪拜祝賀說:“這是一個天地相配的卦象,小的前往,大的會來,是非常吉祥的預兆。公子這次出行,不僅能夠恢複國家,而且還會有主持聯盟的權力。”重耳於是把欒盾的話告訴了狐偃。狐偃說:“公子明天就應該去找秦公請求出兵,事情不能拖延。”重耳於是在第二天再次拜見秦穆公,秦穆公不等他開口就說:“我知道公子急切地想回到您的國家。我擔心我的大臣們不能勝任這件事,我將親自送您到河邊。”重耳拜謝後就離開了。?豹聽說秦穆公要接納公子重耳,願意擔任先鋒為他效力,秦穆公答應了他。太史選擇了冬天十二月的吉祥日子。在離開前三天,穆公設宴為公子重耳餞行,地點在九龍山。穆公贈送給重耳白璧十雙,馬四百匹,以及帷席、器用等各類物品,應有儘有,糧食和草料等自然也準備好了。趙衰等九位隨從,每人也得到了白璧一雙和馬四匹。重耳和他的臣子們一起再次拜謝穆公。

到了約定的日子,穆公親自率領百裡奚、繇餘等謀臣,以及大將公子縶、公孫枝,還有先鋒?豹等人,帶領著四百輛戰車,送公子重耳離開了雍州城,向東進發。秦國的世子罃和公子重耳關係很好,依依不舍地一直送他到渭陽,兩人相互流淚告彆。有一首詩說:“猛將精兵似虎狼,共扶公子立邊疆。懷公空自誅狐突,隻手安能掩太陽?”

在周襄王十六年,晉懷公圉即位的第一年,正月春天,秦穆公和晉公子重耳一起到達了黃河邊。那裡已經準備好了渡河的船隻。穆公再次設宴為公子重耳送行,他叮囑重耳說:“在您回國後,請不要忘記我的夫婦。”然後他派出一半的軍隊,命令公子縶和?豹護送公子渡過黃河,自己則率領大軍駐紮在河西。正是:“眼望捷旌旗,耳聽好消息。”

話說壺叔負責管理公子的重耳行李,自從出逃以來,在曹國和衛國之間,經曆的饑餓困苦不止一次。他們非常珍惜衣物和食物。今天渡河的時候,他們整理行囊,把日常用的破籩、殘豆、破席子和破帷子等物品都一件一件搬上船,還有一些吃不完的酒和食品,也都像寶貝一樣珍惜,整齊地擺放在船裡。重耳看到這些後,大笑著說:“我今天回到晉國要當國君了,享有一方美食,還要這些破爛的東西有什麼用呢?”於是命令把這些東西都扔到岸上,一件也不留下。狐偃私下歎息說:“公子還沒有得到富貴,就已經忘記了貧困的處境。他日如果遭遇困境,會把我們這些曾經和他一起經曆艱難險阻的人看做破舊的器物嗎?這樣做難道不是白白浪費了我們十九年的辛苦嗎?既然現在還沒有渡過河,不如告彆他,或許將來還有相聚的時候。”於是,狐偃把秦公贈給重耳的一對白璧跪著獻給重耳,說:“公子現在已經渡過黃河,進入了晉國的地界。內有我們的大臣們,外有秦國的將領,不必擔心晉國不會落入公子的手中。我的身體已經無法為您帶來更多的幫助,我希望能留在秦國,成為公子的外臣。這對白璧算是我微薄的心意。”重耳非常驚訝地說:“我正要和舅舅一起共享富貴,你怎麼能說這種話呢?”狐偃回答:“我知道自己有三條罪狀對不起公子,所以不敢再跟隨您。”重耳問

:“這三條罪狀是什麼?”狐偃回答說:“我聽說聖明的臣子能使他的君主尊貴,賢良的臣子能使他的君主安泰。但現在我無能,使您在五鹿陷入困境,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接受了曹國和衛國兩位國君的怠慢,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在您醉酒時將您帶出齊城,觸犯了您的怒氣,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以前因為您還在漂泊之中,我不敢離開。現在我們已經回到晉國了,我這幾年為您奔走,嚇得魂飛魄散,精神和體力都消耗殆儘,就像那些剩下的飯菜和破舊的席子,已經沒有再用的價值了。我留在這裡對您沒有幫助,離開對您也沒有損失,所以我請求您允許我離開。”重耳流著淚說:“舅舅責備得非常正確,這是我的過錯。”於是命令壺叔把已經丟棄的物品一一撿回來。接著他又麵向黃河發誓說:“如果我回到國家後,忘記了舅舅的功勞,不與他同心協力治理國家,那麼我的子孫將不會昌盛!”重耳馬上取來一塊白璧扔進河裡說:“河伯作為我們的盟證!”當時介子推就在另一艘船上,聽到重耳和狐偃立下盟誓,嘲笑道:“公子回國,這是天意,子犯卻想偷取這份功勞當成自己的嗎?這種貪圖富貴的人,我感到羞恥與他們同朝為官!”從那時起,介子推就有了隱居的想法。

重耳渡過黃河,向東行進到了令狐,那裡的宰相鄧惛派兵登上城牆抵抗。秦軍包圍了他們。?豹勇敢地率先登城,於是攻破了城池,俘獲了鄧惛並斬殺了他。隨後,桑泉和臼衰兩地望風而降。晉懷公聽到諜報後大為驚慌,立即調集境內的車船和甲兵,派遣呂省為主將,郤芮為副將,駐紮在廬柳,以抵抗秦軍。由於害怕秦國的強大,晉國不敢與秦國開戰。公子縶為秦穆公寫了一封信,讓人送到呂省和郤芮的軍中,信中寫道:“我對晉國的恩惠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但他們父子卻背叛了我,把秦國當作仇敵。我容忍了他們的父親,但不能再容忍他們的兒子。現在公子重耳,他的賢德聞名遐邇,有許多賢士輔佐他,得到天人的幫助,內外的人都歸心於他。我親自率領大軍,駐紮在河上,命令公子縶護送公子重耳回到晉國,掌握社稷大權。你們如果能明辨是非,認清賢愚,反戈一擊,歸順我們,那麼轉禍為福,就在此一舉!”

呂、郤兩人看完信後,沉默了半天沒有說話。他們想要迎戰,但又擔心無法抵擋住秦兵的攻勢,就像龍門山故事那樣。想要投降,又擔心重耳記恨他們之前的仇恨,會拿他們來抵償裡克、?鄭的性命。他們猶豫了很長時間,最後商量出了一個辦法。於是他們給公子縶回了一封信,大意是:“我們知道自己得罪了公子,不敢放下武器。但是,支持公子,實際上是我們大家的心願!如果得以與公子一起共度難關,共同麵對天日,彼此不再相互傷害。您信任我們,我們怎敢不聽從您的命令。”

公子縶讀了回信,已經看穿了他們猶豫不決的心態。於是他獨自駕車來到廬柳,去見呂、郤二人。呂、郤二人熱情地出來迎接他,並真誠地說:“我們並不是不願意投降,隻是擔心公子不能容忍我們,所以我們想通過簽訂盟約來取得信任。”公子縶說:“如果你們願意從西北撤軍,我會將你們的誠意告訴公子,那麼盟約就可以順利達成。”呂、郤二人答應了公子縶的提議。等公子縶離開後,他們立即下令撤退到郇城。重耳派狐偃和公子縶一起去郇城,與呂、郤會麵。那天,他們宰殺牲畜,歃血為盟,立誓共同擁護重耳為國君,不再有二心。盟約簽訂完成後,他們立即派人跟隨狐偃到臼衰,迎接重耳來到郇城大軍之中,開始發布命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