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趙盾的治國之道:是妥協還是堅持?(1 / 2)

通史演義 小衛的 7256 字 9個月前

《通史演義》全本免費閱讀

話說晉襄公六年,他立了自己的兒子夷皋為世子,讓自己的庶弟公子樂去陳國做官。在這一年,趙衰、欒枝、先且居、胥臣相繼去世,連續失去了四位卿大夫,他們的職位都空缺了。第二年,晉國在夷地大規模地征兵,並重新組織了三軍,恢複了原有的軍隊編製,同時舍棄了原有的二軍。襄公想讓士縠和梁益耳率領中軍,讓箕鄭父和先都率領上軍。先且居的兒子先克進言說:“狐、趙兩家對晉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兒子不能被廢棄。而且士縠是司空,他和梁益耳都沒有立下戰功,如果突然讓他們做大將,恐怕人們心裡會不服。”晉襄公采納了先克進的建議,決定不廢除狐和趙的兒子,於是派狐射姑擔任中軍元帥,趙盾為他的副手;箕鄭父擔任上軍元帥,荀林父為他的副手;先蔑擔任下軍元帥,先都為他的副手。狐射姑登上主帥的高台,指揮如意,舉止自如,仿佛周圍沒有彆人一樣。狐射姑的部下軍司馬臾駢勸告他說:“臾駢聽說,軍隊的勝利在於和睦相處。現在三個軍隊的主帥,現在三軍的統帥,不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就是國家的世代重臣。元帥應該虛心請教,時刻保持謙遜。如果一個人太過剛強,自信心過高,就像子玉失敗於晉國一樣,我們必須要注意。”狐射姑聽了臾駢的勸告非常生氣,大聲喊道:“我剛剛開始發令,匹夫怎麼敢胡言亂語,以擾亂我軍軍心?”他命令左右將臾駢鞭打了一百下,這讓眾人都有了不滿和不服的情緒。

士縠和梁益聽說先克阻礙了他們晉升,心中非常惱火。先都沒有當上上軍元帥,也深深地怨恨。當時太傅陽處父在衛國擔任使者,沒有參與這件事。太傅陽處父回國後聽到狐射姑被任命為元帥,便給晉襄公寫了一封秘密奏疏,說:“狐射姑雖然剛強,但是不得民心,不是一個大將應該有的才能。我曾經輔佐子餘,與他的兒子趙盾關係很好,深知趙盾很有才乾。尊重賢能是國家的法則,如果您要選擇一個帥,沒有比趙盾更好的了。”襄公采納了陽處父的建議,就讓陽處父去董地征兵。狐射姑還不知道統帥已經換人的事情,興高采烈地擔任中軍之職。襄公叫著他的字說:“賈季,以前我讓你輔助我的兒子,現在我要讓你輔助盾。”狐射姑不敢說什麼,隻能恭敬地答應然後退下。晉襄公隨後任命趙盾為中軍元帥,讓狐射姑輔佐他。而上軍和下軍的職位則保持不變。趙盾從此開始執掌朝政,大力修整政令,得到了國人的歡心。有人對太傅陽處父說:“子孟言語真心實意,忠心可嘉,不過不擔心因此招致彆人的怨恨嗎?”陽處父回答說:“隻要是有利於國家的事情,我怎麼能回避因此而引起的私人仇恨呢?”第二天,狐射姑單獨拜見襄公,問道:“承蒙主公體念我先人的微薄功勞,不認為我無能,讓我執掌軍隊。現在突然改變,我實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是不是因為先父狐偃的功勳,不如趙衰?還是彆的什麼原因呢?”襄公說:“沒有彆的原因。陽處父告訴我,說你不得民心,難以擔任大將。所以才做了這個改變。”狐射姑悶悶不樂地退了出去。

在那一年的秋天,八月,晉襄公病重,即將離世,他召來太傅陽處父,上卿趙盾以及其他大臣,躺在病榻前告誡說:“我繼承父業,打敗狄人,攻打秦國,從未在外國折損過銳氣。但現在不幸命運不長,我將與各位卿大夫永彆。太子夷皋年紀還小,你們應當儘心儘力輔佐他,與鄰國友好相處,保持盟主的事業就可以了。”群臣都拜謝接受命令。然後襄公就去世了。第二天,群臣想讓太子繼位。但是趙盾說:“我們國家麵臨很多困難,秦國和狄國都是我們的敵人,不能讓一個年幼的國君來執掌大權。現在可以迎接杜祁生的公子雍來繼承大位,他善良而且長大成人了。”群臣沒有反對的聲音。狐射姑說:“不如讓公子樂來繼承大位。他的母親是君主的寵妃。公子樂在陳國任職,而陳國與晉國一直都和睦相處,不像秦國那樣對我們充滿敵意。如果我們迎接公子樂來當國君,他可以在一天之內就到達國都。”趙盾說:“不是這樣的。雖然陳國小,但是距離我們很遠。而秦國雖然大,但是離我們很近。如果我們迎接國君來自陳國,雙方之間並沒有太多的友好關係。但是如果我們迎接來自秦國的國君,可以緩解我們之間的敵意,同時也可以得到他們的支持。因此,公子雍是更好的選擇。”大家都同意了這個意見。於是先蔑被任命為正使,士會為副使,在秦國報喪的機會裡迎接公子雍為新國君。

就在出發前,荀林父阻止先蔑,說:“國內有夫人和世子在,你們想要迎接新國君來自外國,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也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變故。不如你假裝生病,辭去這個任務如何?”先蔑回答說:“政權已經掌握在趙氏手中,會有什麼變故呢?”荀林父對旁人說:“同為官員,我們都是同僚。我和士伯是同僚,我不能不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你。如果你不聽我的話,恐怕會錯過機會,無法挽回錯失的機遇了。”不說先蔑去秦國的事情。現在說狐射姑看到趙盾不聽從他的建議,非常生氣地說:“狐、趙都是一樣地位的家族。如果現在有趙家人而沒有狐家人,那麼怎麼辦?”同時,他也派人秘密去陳國召喚公子樂回來,準備與趙盾爭奪國君的位置。但

是趙盾早就得到了消息。他派遣他的客人公孫杵臼率領家丁一百人,躲在公路中間等待公子樂經過,打算把他殺掉。狐射姑更加憤怒地說:“如果趙盾有權勢,那麼陽處父就是他的幫凶。陽處父家族勢力微弱,沒有外援,現在他出使郊外,負責各國會葬的事務,刺殺他很容易。趙盾殺了公子樂,我殺掉陽處父,不就可以了嗎?”於是狐射姑和他的弟弟狐鞫居商量。狐鞫居說:“這件事我可以去做。”狐鞫居假裝成盜賊的樣子,夜半時分越過牆壁,進入了陽處父的家。當時陽處父還在看書,手持燭光。鞫居直接衝上去攻擊,刺中了陽處父的肩膀。陽處父嚇得驚慌失措地跑了出去,狐鞫居緊追不舍,最終砍下了陽處父的頭顱帶回家中。陽處父的隨從中,有認出狐鞫居的人,他們趕忙向趙盾報告。趙盾假裝不相信,大聲叱責:“陽太傅是被盜賊殺死的,你們怎麼能把罪名誣陷給彆人?”然後他命人將陽處父的屍體收殮起來。這件事情發生在九月中旬。

到了冬天的十月份,晉襄公被葬在曲沃。襄公的夫人穆嬴和太子夷皋一同前來送葬。穆嬴對趙盾說:“先君有什麼罪過?他的繼承人又有什麼罪過?竟然舍棄這塊國內的親骨肉,到彆國去尋找一國之主嗎?””趙盾回答說:“這是國家的大事,不是一個人的私事。”葬禮結束後,他們將晉襄公的靈柩帶回了廟中。趙宣子在廟中對各位大臣說:“我們的先代國君能夠用刑罰和賞賜來維持諸侯之間的關係。但是現在我們的國君的靈柩還在殯儀中,而狐鞫居卻擅**害了太傅。對於我們這些臣子來說,誰不會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呢?這個問題必須要得到解決!”於是他們抓捕了狐鞫居,並將他交給司寇進行審訊,最終判處了**。然後他們前往狐鞫居的家中搜查,找到了陽處父的頭顱,用線縫在他的脖子上,安葬了他。狐射姑害怕趙盾已經知道了他的計劃,於是夜裡乘坐小車逃往翟國,向翟主白暾投靠。

當時翟國有一個身材高大的人,名叫僑如,他的身高達到了一丈五尺,因此被稱為長翟。他力大無比,能舉起千鈞重的物品,頭硬如銅,額堅如鐵,瓦礫都無法傷害他。白暾任命他為將領,派他去侵犯魯國。魯國的文公派叔孫得臣率領軍隊前去抵抗。那時正值冬天,寒冷的霧氣彌漫在天空。大夫富父終甥預測到將要下雪,他向大家建議道:“長翟雖然勇猛異常,但我們可以通過智謀來戰勝他,而不能硬碰硬。”於是,他們在重要道路上深挖了幾個陷阱,然後用草褥子遮蓋住,表麵再撒上一層浮土。那天夜晚,果然下起了大雪,將地麵鋪得平平整整,使人難以分辨真假。富父終甥率領一支軍隊,前往襲擊長翟的營寨。長翟出戰,終甥故意裝作失敗,引誘長翟追殺。終甥在逃跑的時候留下了一個暗號,標誌著他認識的路徑,然後沿著坑洞繼續奔跑。長翟緊隨其後,卻不幸掉進深坑之中。叔孫得臣帶領隱藏在坑邊的伏兵一起出擊,將翟國的士兵全部擊潰。富父終甥用戈刺中長翟的喉嚨,將他殺死,並將他的屍體放在一輛大車上。當人們看到這個場景時,都非常驚奇,以為這是防風氏的遺骨,而不是人類的屍體。叔孫得臣當時生了一個兒子,他就將他的名字取為叔孫僑如,以此紀念這次戰功。

從此,魯國和齊國、衛國聯合出兵攻打狄翟,白暾逃跑時**,狄翟國被滅亡。狐射姑逃到赤狄的潞國,依靠潞國的大夫酆舒。趙盾說:“賈季啊,我先祖和你一同**,他們是我國的前任國君,對國家建設有著重要的貢獻。我處決狐鞫居,正是為了保護你賈季。他們因為害怕罪責而逃到了翟國,難道我們忍心讓你在翟國孤身棲身嗎?”於是他派遣臾駢護送賈季的妻子到赤翟潞國。臾駢召集家丁,準備出發。家丁們紛紛建議說:“在蒐夷之戰中,我們的主人忠誠地為狐帥效力,卻反被他辱罵,這個仇恨不能不報。現在元帥派我們押送他的妻子和孩子,這是上天的恩賜。我們應該將主人殺死,為我們的仇恨報仇!”臾駢連忙說道:“不行,不行!元帥派我們送他的妻子和孩子,說明他很信任我們。如果我們殺**他們,元帥會不會懲罰我們呢?乘彆人的危險來進行報複,這不是仁德之舉;激起彆人的怒氣,這也不是明智之舉。” 於是臾駢迎接賈季的妻子上車,並仔細清點了家財,確保沒有絲毫遺失。狐射姑聽到這個消息後,感歎道:“原來我身邊還有這麼一個忠誠的人啊,我真是不夠了解他。我之所以被迫**,也是應該的!”趙盾從此開始高度評價臾駢的人品,有著重用他的想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