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寧國府完了(2)(2 / 2)

我朝當今國庫虧空,人所共知,我皇英明賢德,大清吏治、戶部......

賈珍所為,可謂儘喪君臣之禮、人倫德法!臣啟奏陛下......”

這陳東生真是言詞犀利!幾句話就把賈珍打入黑名單,再難翻身。

這就是古代文人的把戲,一件件小事,被陳東生上升到欺師滅祖、禮法儘喪的高度。

並且最關鍵的是聯係到了乾德皇帝清理虧空、刷新吏治的新政上麵!

這才是根本!

陳東生又素有直名,這樣一步腳印一個坑地來,乾德皇帝才會重視。

目光下移。

賈琮看到乾德皇帝的朱批更是犀利:“觀陳卿所奏,朕覽之駭甚!賈珍世受皇恩。

皆所犯的不法之舉,即命有司查實,取賈珍對證。

若情況屬實,朕顧念賈家先輩之功,不施以刑罰。

然大罪可免,所犯之事卻不可赦也,削其爵位、脫出大宗。

令榮國府小宗或另覓族人承祧.......賈珍欺上瞞下,莫不以為朕乃可欺之君?”

賈琮一字一句地看完,徹底放下心來,此番由繡衣衛出馬。

想要獲取賈珍的不法事件,幾乎沒有什麼阻礙,這件事差不多可以落下帷幕了。

其實,無論是從救秦可卿為目的,還是從未來賈府的整體大局觀來看。

賈珍這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是他前進道路上的阻礙、毒瘤。

所以必須踢掉的,同時也是他借助賈府、留在賈府不得不做的事。

“王統製督察九省兵備,遠離京城,書信遙不可及.......”

賈政歎道:“而且陛下令小宗或另覓族人承祧.......”

賈璉、賈蓉聞言心思各異,相繼無言。

乾德皇帝這一手,不可謂不高明。

首先查明情況屬實,狠狠打一棒給個甜棗一般整掉了賈珍。

既處罰又寬容,同時還顧忌了太上皇顏麵。

也給了陳東生以及其他激進言官一個滿意答複。

讓這些監察官更有勇氣、信心彈劾不法事件。

最後令榮國府頂替寧國府大宗,沒有給王子騰半分不安的信號。

對於王子騰來說反而是好事,因為他的妹妹王夫人、侄女王熙鳳都在榮國府。

乾德皇帝還表明他實行新政的決心,如此正好需要拿一個勳貴開刀,殺雞儆猴之用。

賈政還在想著如何挽救賈珍,賈琮無奈搖了搖頭。

唉,都是一群豬隊友。

賈家就沒有一個真正能辦成事的男人。

賈芸倒是還不錯,可惜是旁係,又一介布衣,而賈蘭還小。

賈琮在找秦鐘談了會兒話,如今賈珍栽了大跟頭,定然要有所收斂了。

他決定把秦業拉過來談談,和離必然大有希望。

對秦可卿來說,既能性命無憂,又能保全名節。

雖然和離再嫁,被這時代的社會風氣普遍瞧不起。

但,對比原先最壞的打算,這何嘗不是最好的結果了?

繡衣衛百戶徐彪向刑部讞審司郎中趙懷中妥協。

把辛辛苦苦搜集來的東西、抓來的人悉數給了刑部讞審司結案。

他雖然很有元氣,可也不是個渾人,一番三思而後行。

打定主意,功勞抓不成與其鬨翻,不如主動賣個人情。

要說他們兩人官職相差了兩級,百戶是正六品,郎中是正五品。

大楚朝沒有明朝那種武將地位普遍比文官低的情況。

當然武官總體來說比文官要矮一截,孔孟當道、士人中堅嘛!

隻是沒明朝文武差距那樣誇張,楚朝內閣權力的縮小由此而來。

地方上的總督、巡撫、統製、將軍、都統等一係高級官員。

直接授命於皇帝,使得皇權大大加強。

徐彪交差後也不回提督衙門,百戶、千戶。

雖是一字之差,卻隔著一品兩級。

千戶是正五品官,副千戶是從五品,俸祿、權力都不可同日而語。

接觸的層麵也大有不同,到時他向上司說話都有點底氣了,奈何無後台無關係。

他穿著一身飛魚服、繡春刀、鸞帶。

徐彪昂首闊步從昭獄裡麵,動刑出來的。

給人勾腸、灌毒、鐵刷、重枷.......殺過達官顯貴的人。

渾身上下便有一股冷冽的煞氣,他默默走向東四牌樓。

東四牌樓本司胡同“本司”是教坊司,北部是演樂胡同,南部是勾欄胡同。

本來教坊司是歸禮部管的,太宗時期,光祿寺並入禮部。

教坊司歸刑部管轄,刑部主管刑名、律例修訂、人命案件等。

教坊司的女人是罪官之女,在此落戶,謂之“樂籍”,很難贖身。

教坊司是官營娼妓,自然有官管。

徐彪是常客,同時又是錦衣衛,自然無人敢攔。

交了錢也有老鴇、龜公招待迎接,說是聲色犬馬的場所。

不過好多官員前來享樂,卻是不露麵的。

對於徐彪大搖大擺地穿公服就敢來。

那些自覺慚愧的“蒙麵俠”見到徐彪如此“胸懷坦蕩”,不由得肅然起敬!

.......

.......

渾身舒坦的離開教坊司後,徐彪徑直來到演樂胡同。

一陣步履無聲又來到另一個熟悉的接頭地點。

那雙犀利的眸子令對麵的楊淩峰恐懼。

“是誰叫你們去寧國府鬨事的?”

“大人,是一位小公子哥,遮遮掩掩的,我也看不清麵貌,給了我們錢,我們就.......”

楊淩峰不安地說了半截。

“行了,這件事過去了,以後安分一點,兵馬司那裡我都不好說話。”

徐彪擺擺手,楊淩峰恭敬離去。

他轉念一想,眼前浮現出一張畜無害麵孔來,心道:“是不是他,也和我沒乾係。”

~~~~~

賈珍被受理結案,三法司呈上具結。

結果是“削其爵位,脫其大宗,令榮國府頂替或另覓族人承祧”。

賈珍徹底身敗名裂,灰頭土臉,寧國府跟著一起丟臉。

這是賈府近幾十年來的大事,轟動一族兩府,寧國府一時人心惶惶。

若是讓他們知道幕後的推手是賈琮,又不知該是何等表情?

當然賈琮不會因此欣欣自得,更不會愚蠢地暴露。

這個時代宗族最注重團結的,他現在沒有權力,任何一個差錯都會對自己不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