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獵記得小心,不要侵犯皇莊。
趙北鬥是由內閣大學士下野,學問。
城府都是不淺的,你要小心應對。
秦海,你跟著小爺去。”
秦業如今已儼然把賈琮當作兒子對待。
說來也奇怪,這種師生之情。
使得賈琮比西府的父母更重視珍惜。
秦業早年抱養一子一女,養子夭折。
對他是個打擊,因此後來的親子秦鐘。
未免寵溺。
若是秦鐘出事,秦業真能氣死。
因而這次外出,秦鐘不來。
“頭懸梁,錐刺股”,在家苦讀了。
賈琮瞧著秦海身材較為粗壯。
作為秦府的唯一管家兼守門人,護衛還是過得去的。
但比起曹達華,還是遜色。
賈府現有奴仆還會武藝的,估計隻有焦大一人。
焦大曾經與寧國公賈演出兵打戰。
當馬前卒,救過賈演一命。
不過,焦大已經年老,行將就木。
謾罵主子,一般人指使不動他。
賈琮也不想打他主意。
......
......
蒼翠綿延的西山。
眾峰林立,飛禽走獸、山澗清溪、青苔瀑布。
京城的朱門酒肉臭之外。
尚有這一處世外桃源,山下盆地煙火人家。
漸行漸遠則亭台樓閣點綴,儼然仙家寶地。
妙真山登頂亭閣。
賈琮幾人揮汗如雨地上來,便見兩位秀才吟詩作對。
轉身見他。
王浩立刻調笑道:“蘭陵笑笑生來了。”
另一個卻是張冇才,身量與賈琮等高。
張冇才得意道:“我早就料定,賈景之必來西山拜訪星拱先生。
鵬舉,還是讓我說中了吧?”
王浩,字鵬舉。
張冇才,字青鬆。
“原來是鵬舉、青鬆二位同台。
周兼達怎不見,你們怎麼來這裡了?”
賈琮和煦攀談。
縣學、府學、國子監並沒有從屬關係。
賈琮是學政允許遊學,可以說是裙帶關係。
王浩、張冇才、周六合都是宛平縣學的生員。
其實想不受縣學束縛還有一種方法。
那就是賄賂教諭、訓導。
教諭、訓導俸祿低。
他們是樂意收錢的並在考勤上照樣記錄。
蒙騙學政,官場的潛規則,無處不在。
“兼達也來了,先生久聞‘蘭陵笑笑生’的大名了。
怎麼樣,你這位大楚第一神童賈蘭陵,有沒有結盟的打算?
你自己不結盟,趙星拱就要把你拉進燕社了。”
王浩當先引路,幾人邊走邊談。
王浩、周六合是宛平人,張冇才是涿州人。
古人交談在名、字、號上有講究,同輩一般稱字。
長輩稱呼晚輩姓名。
號則是人人可稱,也可以隨便取。
賈琮著寫《儒林外史》署名“蘭陵笑笑生”。
從此他的號就是“賈蘭陵”了。
當然,這隻是一般情況。
有些前輩不計較,稱呼他字也不是不可以。
趙北鬥,字星拱。
古人也有拿號揚名的,比如湖州賈雨村。
賈雨村姓賈名化,與賈代化隻差一字。
表字時飛,號雨村。
認識他的人都稱呼“雨村”。
反而不知他本名了。
結社的風氣在明末日趨嚴重。
如東林、複社之類。
甚至影響朝政,黨爭誤國。
賈琮對此思量已久:“我不是沒考慮過,隻是算上青鬆、兼達也才四人。
而且我隻打算結盟成為時文、學術集團。
這時可不敢妄論朝政。”
“合該如此,今年鄉試,明年公車會試。
以你的名望,登高一呼!
宛平、大興、涿州、固安等幾縣。
響應的舉人、秀才必然不在少數。
國家養士百年,立言、立功、立德。
萬萬不可錯過這建功立業的機遇!”
王浩折扇一收,眼神狂熱:“景之隻要一號召,王某必第一個響應加入。
此外,景之兄得罪了考功司羅郎中。
此事焉能善罷甘休,遲早是棵火藥線!”
張冇才哈哈一笑:“大丈夫立世,但求一快哉。
若要結盟,也算我一個。
不如咱們就在這裡來一個桃園三結義豈不快哉?”
賈琮盯了王浩半晌,忽然一笑:“會有那麼一天的。”
幾人說著,便到了山頭。
映入眼簾的是一間茅屋。
此處平地背靠大山,遠處有學院講堂。
山道不時有挑夫、打雜的行走其間。
但見茅屋呈南北向斜立。
周六合捧壺,有一老翁手執花剪,童顏褐發。
身著粗布麻衣、木屐,頭發插古木。
清雅矍爍,正在修剪梅花。
聽到這邊的聲音,這位老人看過來。
一眼盯著當中的賈琮,仿佛要把他看穿。
賈琮也看著這位老人。
此人正是趙北鬥,直隸省順天府大興人。
乙卯科會試前十、殿試二甲進士。
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講官。
國子監司業、禮部祭祀司主事。
吏部文選司員外郎、吏部侍郎、內閣大學士。
趙北鬥還曆任幾屆全國會試主考官。
門生遍布天下。
前些年義忠親王被圈禁,作為內閣輔臣。
趙北鬥等人首當其衝的陷入了國本之爭”、“立太子風波”。
因他支持豫親王,被秦王黨派尋到“密揭”把柄。
即是與皇上親密交談、不由六科抄發的個人折子。
秦王派係的怒火、矛頭攻向趙北鬥。
趙北鬥從此引咎辭職、正式下野。
奈何他名望太大、門生太多,且在內閣貢獻不小。
清名依舊,被推為“幽燕第一人”。
在時文學術上造詣高深,與江左三大家、徽州桐城派。
婁山派、泰州派、浙東派,分庭抗禮。
這在北方,是不多見的人物燕社首領。
西山書院講師慕名而來的讀書人曾經浩浩蕩蕩、轟動西山。
傳說級彆的大佬人物!
妙真山上,賈琮行禮、遞交了陳東生引薦的拜帖。
趙北鬥席地而坐。
花間一壺酒、紅泥小火爐。
梅樹成群。
王浩、張冇才、周六合幾人盤膝圍著。
這位“幽燕第一子”趙星拱。
“陳東生清雅直人,你由他推薦而來,想必他的眼光不會錯的。”
趙北鬥毫不拘束,性格異常爽直:“《儒林外史》,蘭陵笑笑生的大名。
老朽亦是久聞,翰林院修史,除表、傳。
尚有一則‘文苑’,專記名臣文人。
你能寫出儒林外史,頂著我大楚第一神童的名頭。
不去修史,太可惜了些。”